為暢通群眾反映問題線索渠道,黔東南州在“鑄廉行動”中,通過建立信訪舉報四項制度鼓勵和保護群眾監督舉報,轉變方式定向開展“七必訪”、推行差異化宣傳等有效舉措,著力推進群眾監督制度化。
建立信訪舉報四項制度,鼓勵和保護群眾監督舉報,提升實名舉報成案率。實行有獎舉報,舉報對象被黨政紀處分或移送司法處理的,分別給予舉報人1000元、5000元的獎勵。實行舉報人單線保護,指派專人與舉報人“點對點”單線聯系,誰聯系誰保密,泄密追究責任。實行舉報事項三核清查,職責范圍內的舉報一律核查,舉報人對結論不服的,可申請安排另一紀檢監察機關復核,仍然不服的由上級紀檢監察機關直接再核,三核終結后不再重復核查。對信訪舉報件實行建賬和銷號管理,查清一個銷號一個,嚴防壓案不查。自開展“鑄廉行動”以來,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信訪舉報 3885件,較去年同期上升了75.1%。通過信訪舉報立案調查后受黨政紀處分268件,移送司法機關16件。實名舉報88件,其中有可靠聯系方式的71件,共兌現獎勵12件,獎勵金額24500元。
轉變方式定向開展“七必訪”,著力提升發動群眾的廣度和深度。在去年對容易發現和反映問題的小姓戶、民生資金項目受益戶等七類人群開展走訪的基礎上,今年將印有信訪舉報四項制度、舉報電話等信息的《民生監督聯系卡》發放到了家家戶戶,更加便于群眾舉報,民生監督的覆蓋率達到100%;同時進行第二次聚焦,對受益戶再次開展重點走訪。今年以來,全州共出動民生監督人員25739人次,走訪發現問題2147件、占問題總數的27.9%,查辦案件274件、占案件總數的31.4%。凱里市大風洞鄉包括書記、鄉長在內的黨政領導班子集體套騙貪污“一事一議”項目資金窩案,臺江縣臺拱鎮南冬村“三大員”集體貪污、侵占生態移民補助資金案等群眾反響強烈的案件都來源于走訪發現。
推行差異化宣傳,著力提升發動群眾的針對性。繼續鞏固傳統宣傳成果,并結合黔東南少數民族聚居區和留守老人兒童多、文化程度低的實際,利用村級調頻廣播,開通苗語、侗語和漢語雙語廣播宣傳民生監督,重點推進“惠民資金算賬到戶”,發動群眾通過監督舉報維護自身權益。丹寨縣還探索推行了“民生資金十戶聯保”機制,責任區中每10戶為一組,誰享受到國家補助必須10戶按手印通過,做到了人人皆知。(黔東南州紀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