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首屆中國傳統村落峰會落戶貴州黔東南,并將于2015年11月16日在凱里市舉辦,峰會以“保護·傳承·發展—傳統村落與現代文明的對話”為主題。
本網訊 10月13日,2015首屆“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國家有關部委領導,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有關專家,貴州省住建廳、文化廳有關領導,貴州省黔東南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等出席新聞發布會,60余家國內知名媒體記者應邀出席。
州委書記李飛躍出席會議
州長馮仕文作講話
本次峰會定于2015年11月16日在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舉辦。峰會以“保護·傳承·發展—中國傳統村落與現代文明的對話”為主題,旨在體現貴州傳統村落特色,彰顯貴州保護傳承發展傳統村落的理念。峰會將按照國際化、市場化、信息化、特色化的要求,力求體現高水平、高質量。峰會也將全面體現舉辦地——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獨具魅力的少數民族文化,介紹黔東南州在傳統村落的保護傳承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
峰會擬邀請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農業部、文化部、國土資源部、環保部、國家旅游局、國家文物局指導,由貴州省人民政府主辦,黔東南州人民政府承辦,貴州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省農委、省文化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旅游局、省文物局、省工商聯等單位協辦。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近年來,國家住建部先后公布了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將傳統村落保護提上了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2014年,住建部、文化部、文物局、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切實加強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的指導意見》,對加強中國傳統村落保護進行了頂層設計,作出了系統的安排和部署,這些都說明了國家層面更加重視傳統村落的保護傳承發展。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做好傳統村落的保護和傳承發展工作,貴州省積極謀劃,作出了舉辦2015首屆“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的決定。
本次峰會在黔東南舉辦,并由黔東南州具體承辦,主要得益于黔東南州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豐富多彩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和擁有眾多保存完好的傳統村落,得益于黔東南州在傳統村落保護、傳承和發展上所作出的有益探索,黔東南各族群眾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理念和生態智慧。首先,黔東南州傳統村落數量多。州內有自然村寨3900多個,其中有500個村寨納入中國傳統村落備選名單,276個村寨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入選數量居全國地州市第一,占貴州省426個的65%,占全國2555個的10.8%。其次,黔東南州自然生態和原生態民族文化保存完好。全州森林覆蓋率達63%,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全年的99%以上,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2倍,藍天白云下的古村落與原始森林、千年梯田、高山溪流、農耕田園交相輝映、融為一體。侗族大歌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服飾、苗族古歌等72個項目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原生態民族文化博物館,是世界鄉土文化基金會確定的全球18個生態文化保護圈之一。其三,黔東南州在傳統村落保護傳承發展上作了積極有益的探索。近來年,黔東南州相繼出臺了《民族文化村寨保護條例》、《傳統村落保護實施辦法》等地方性法規,財政專門安排了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扶持資金,采取政府購買服務、規范村規民約等方式增強村民保護傳統村落的自覺性,建立起了有效的傳統村落保護制度。隨著滬昆高鐵、貴廣高鐵的建成開通以及貴州省“縣縣通高速公路”目標的實現,黔東南州交通狀況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大美黔東南正逐步向世人展現。相信在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貴州省高度重視和黔東南全州上下共同努力下,2015首屆“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令人期待。
新聞發布會現場
據介紹,峰會將安排4項主題活動:一是峰會開幕式。擬邀請國家領導人和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在峰會發表講話,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代表作主題演講,發布《中國傳統村落峰會•黔東南宣言》,以實景形式對黔東南州傳統村落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二是專家論壇。介紹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對傳統村落保護傳承發展的主要觀點,召開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聯盟代表大會。三是媒體論壇。觀看以黔東南傳統村落為題材的微電影,推介以黔東南傳統村落為題材的攝影集、文集,開展媒體互動。四是鄉域經濟發展論壇。介紹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基金成立情況,邀請鄉域經濟產業知名企業家作主題演講,舉行企業招商引資簽約會。據悉,在峰會開幕前,將邀請專家學者、企業家、媒體記者代表深入考察黔東南傳統村落等系列活動,為峰會的舉辦營造濃厚氛圍。
據介紹,峰會形成十大核心成果:一是發表《中國傳統村落峰會•黔東南宣言》,宣言由50位專家學者聯名發布,力爭成為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標桿性、綱領性文獻,助推貴州黔東南成為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典范性標志性地區。二是成立“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聯盟”,引起全國乃至全世界對傳統村落保護傳承發展的重視和思考。三是建立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基金,為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傳承發展提供可持續發展保障,實現“文化保護”與“產業經濟”有機結合。四是編制《黔東南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戰略研究綱要》,從規劃層面探索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傳承發展新模式。五是發出《推動黔東南苗族村寨侗族村寨加快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倡議書》,將傳統村落保護傳承發展工作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六是推出《我們的家園——黔東南傳統村落》文集,深刻闡述黔東南中國傳統村落的內涵。七是推出一部反映黔東南傳統村落風土人情的音畫情景劇——《守望鄉愁》。八是出版中國傳統村落—《記載鄉愁(一)》黔東南篇攝影集,首期攝影集將涵蓋黔東南60個傳統村落,從視角層面充分展示黔東南傳統村落風貌。九是發布推介《對話鄉愁》宣傳片,以實景的形式,對黔東南傳統村落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十是制作發布一部反映黔東南傳統村落青年男女愛戀、人與樹互滋共養為題材的微電影——《樹圖騰》,反映黔東南少數民族本真的生活觀念、生態理念。
本屆峰會將邀請國家領導、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國內外傳統文化研究、咨詢機構和行業協會負責人,國內外旅游業、文化界、鄉域經濟產業界知名企業家,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傳統村落代表參加。同時,還將邀請國內外電視媒體、平面媒體、網絡媒體、廣播媒體、旅游雜志等60余家主流新聞媒體的負責人和記者參加。
最后,參加新發布會的相關負責人在現場回答了媒體記者提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