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培養選拔年輕干部和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黨外干部工作座談會23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要堅持長期系統培養、擇優統籌配備、嚴格管理監督,努力形成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干部隊伍。
年輕干部和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黨外干部是整個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形成推動工作的合力勢在必行。筆者認為,在管理監督青女少非干部工作方面,應該把“研判、機制、督導、保障”四個方面有機融合,才能使“青女少非”干部隊伍素質日益優良、作用發揮日益突出。
常態研判,不斷增強各級領導、干部責任意識。在始終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下,把制度機制作為做好“青女少非”干部工作的根本保障,進一步突出日常監管機制的作用發揮。而構建干部日常管理監督研判機制的中心環節就是研判制度的建立,也是整個機制的重中之重。監管部門要肩負起負責監督、收集信息、匯報情況的責任,但黨的組織必須依法、按程序進行研判,作出研判決定,干部日常管理監督機制才能落到實處。同時還必須是常態研判,才能時時掌握干部動態,及時作出整改,增強各級領導、干部責任意識,達到監管目的。
理順機制,確保監督主體獨立性。健全和理順“青女少非”干部工作管理監督機制,要著眼于解決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堅持德治與法治結合、自律與他律結合、規范與懲戒結合、體制創新與手段創新結合,不斷增強機制的針對性和操作性,以不斷提高干部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法治化水平,保證干部在監督中健康成長為目的,認清形勢,理順機制。監督主體必須本著對組織負責、對監督客體負責的原則態度,從顯性和隱性兩方面暢通信息收集渠道。特別是對那些在開展干部日常監督管理工作中,即是監管者也是被監管者的領導干部,必須要做到權責分明、分級負責,才能使干部管理監督機構、監督者相對獨立,不受監督客體制約,放手監督,確保監督主體的權威,才能提升干部監督實效。
巡察督導,有效擴大監管范圍。對“青女少非”干部的監督管理和一般干部并無大別,同樣需要對他們的“八小時內外”進行嚴格的巡察督導,才能確保他們提高自覺,履職盡責,主動作為。但現行監管機制監管范圍明寬暗窄,這就需要聘請一些黨性觀念和原則性強、有豐富領導工作經驗和很高工作熱情的同志,擔任“青女少非”干部監督督查員,并明確巡察的職責和內容,定期和不定期到有關單位對“青女少非”干部進行巡視,深入群眾了解情況。以他們的生活圈、社交圈情況,及其家屬廉潔自律情況作為巡察重點,從而為研判整改提供更為客觀、科學的有效依據。
保障健全,從嚴、從實抓好機制運行。機制作用的發揮,關鍵在運行。對“青女少非”干部的監督管理也絕不例外,在目前形勢下,“青女少非”干部的社會聯系和活動空間日益增大,干部管理監督工作的領域也應隨之拓寬,從嚴、從實抓好機制運行,也就是要求“青女少非”干部的工作開展到哪里,權力行使到哪里,組織的管理監督就要行使到哪里。但是,目前組織部門,尤其是基層組織部門干部監督人手不夠、力量不足。管理監督工作的開展往往是“單打獨斗”,或者是臨陣組合,整體合力尚未形成,監督效果不盡如人意。實踐證明,僅靠“孤軍奮戰”難以奏效,因而只有保障健全,實現干部監督“疊加效應”,才能實現“青女少非”干部的管理監督機制良好運行和作用發揮。
監管是手段而非目的,但沒有規矩亦不成方圓,要做好“青女少非”干部的管理監督工作任重道遠,雖時來已久亦需與時俱進,只有牢牢把握住信息收集制度、分析研判制度、預防監督制度、整改落實制度以及相應的激勵制度和保障制度的作用發揮,加以“四位一體”護航,我們就有做好工作的理由和信心。(廖明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