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人”日記:在黔東南可以找到5000年的鄉(xiāng)愁……
作為偏居一隅的內(nèi)陸貴州,封閉的地緣環(huán)境一度擋住了工業(yè)化和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機遇,但也孕育了諸多可能。作為人類心靈疲憊的家園,黔東南,就是最為典型的可能之一。
來自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到黔東南“朝圣”,在全球鄉(xiāng)愁的中心,在散落在群山中的古村落里,尋找苗族人5000年文明延續(xù)的密碼,仰望星空記錄詩和遠方……
來自廣東的梁先生,就是“朝圣”隊伍中的一員,他用自己改造的房車,隨心所欲的行走,細碎的微日記記錄,只言片語之間,就把黔東南大山深處的美麗、真實、鄉(xiāng)愁、溫暖,刻畫得入木三分。在梁先生的朋友圈,看了梁先生的奇遇和幸福,忍不住紛紛向黔東南大山深處的苗寨涌來。更多的游客,向傳統(tǒng)村落涌來……
“自由人”日記
自稱“自由人”的梁先生,來自廣東。今年六月初至七月初,他用自己改裝的簡易房車,自駕游在黔東南的大山深處的苗族村落里自由行走,通過微信記錄了一個月的點點滴滴。我們先來看梁先生的“自由人”日記……
6月5日
早上飲完茶離開了雷公山,行走三十公里進入郎德苗寨,處女地,原生態(tài)……
一條清亮的小河旁邊的苗寨,走進宅門的鋪滿青苔和歷史故事的石頭步道,寫有“朗德上寨”字樣宅門的苗寨入口……
剛到朗德上寨,有幸和幾十個來自亞洲不同國家的英文記者一起觀看苗族歌舞,入鄉(xiāng)隨俗,先喝十二道攔路酒,才能進入苗寨欣賞原生態(tài)的歌舞……
十二道攔路酒
遠方的朋友,請你喝杯酒
美麗好客的苗寨人在敬酒
苗族文化和漢族文化的確不同,有特色鮮明的建筑,語言,服飾,熱情好客……
苗家姑娘翩翩起舞
6月6日早餐8點05分
早晨見一大叔給牛洗澡,后得知這是一種斗牛品種,當?shù)赜写笮投放1荣悾@種牛價值4萬多元……
大叔的斗牛
天天吃野菜,每天只需要十元,一塊上好的排骨,這里的豬肉,都是有肉香的香豬,絕對的健康品。
鮮嫩的野菜
6月7日
清末這里出了一個苗族英雄楊大六,為了保衛(wèi)大山深處的家園,和欺壓百姓的清朝政府官兵浴血奮戰(zhàn)十八年,最后就義于長沙……
苗族同胞遷新居,有幸被邀請參與長桌宴,苗族人就是熱情好客,哈哈……有趣。
長桌宴太給力了
今晚好高興,江蘇衛(wèi)視節(jié)目攝制組走進苗家,我又一次和他們分享長桌宴美食……再一次真正感受到正宗的苗族風情。
6月8日
跟著江蘇衛(wèi)視拍苗寨的夜景和文化……
6月12日
遍地香花菜,野菜,天天不用買菜,小河邊的石螺太多了,拾幾分鐘就幾斤,正啊……
6月14日
早上5點就起來在小河邊晨釣,收獲比昨天好,新鮮得無法形容,馬山動手清蒸佐與早茶,正……
6月17日
山頂一農(nóng)家現(xiàn)場做香噴噴的豆腐,好吃……
6月18日
即做即食豆腐,山頂農(nóng)家最自然的手藝,我也學了一手,以后會自己做豆腐吃了……
開切啦
這才是正宗手工豆腐
6月22日
大山深處的景色,渾然天成,忍不住拍幾張
7月2日
有口福,夠意思,豐富的禾田魚,幾天就混熟了,成好鄰居了,當?shù)孛缱逋偷,嘿?hellip;…
7月3日
就要依依不舍的離開了,舍不得的貴州,抹不去的鄉(xiāng)愁,山好,水好,人好……
不舍離去的地方
鄉(xiāng)愁中心
梁先生說,他們兩夫妻已經(jīng)退休,伴著一杯茶,一條愛犬,行走天涯。
在黔東南郎德上寨的風雨橋下,梁先生熱情的邀請我在他們的房車前喝茶,他說,生活和物質(zhì)沒太多的必然聯(lián)系,他們一路行走,找喜歡的地方停上十天半月,房車經(jīng)過簡單改裝后,裝有木床和煤氣爐,菜在當?shù)刭I,或者在野外采些野菜,也能滿足生活。
改裝的房車
梁先生為什么來到朗德上寨,一住就是一個月,好奇的我(袁江)和他進行了一輪對話:
我(袁江):是什么讓你愛上了大山深處的苗寨?
梁先生:真實的生活,離生命和自然最近的狀態(tài)!
袁江:這種狀態(tài)在城市里找不到?
梁先生:的確,有時候是為了生存,有時候是為了理想,但日復一日面對城市的喧囂與浮華,人在內(nèi)心深處是不快樂的。
袁江:這是工業(yè)化時代的普遍特點?
梁先生:也可以這么說,工業(yè)化時代的特點,把人性設計成了一個機器,我們在社會發(fā)展中,為了社會運轉(zhuǎn)每天忙碌著,卻又離自己遠著!
袁江:所以,需要回歸?
梁先生:是的,需要回歸,我們最需要的,其實是干凈的山水,自然的文化,香噴噴的糧食和詩歌……
袁江:這些大山深處的苗寨能夠找到?
梁先生:是的,越深入越喜歡。在清新、干凈、自然的狀態(tài)之外,拂開苗寨上空的塵埃,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雷公山脈的大多苗寨里,都有人類遷徙和延續(xù)了幾千年的文化密碼。
比如,在朗德上寨,我通過觀察他們的服飾,繡片里就藏有一個民族發(fā)展和延續(xù)的文化歷史,他們的古歌里,通過當?shù)嘏笥逊g,也藏有文化的變遷和密碼,苗族人從黃河沿岸,通過5000年的漫漫遷徙史,一路變遷一路尋找新的家園,但每每經(jīng)歷過的苦難或者歡樂,都在他們的建筑、服飾繡片、歌舞中得以保存和體現(xiàn)。
袁江:這就是鄉(xiāng)愁?
梁先生:是的,最大的鄉(xiāng)愁,當我們也遷徙,在城市的鋼筋水泥堆里迷了路,我們很近的鄉(xiāng)愁,都回不去了。而在黔東南這些大山深處,卻有著5000年的鄉(xiāng)愁,這在世界各民族的歷史上,非常少有的,黔東南這些古老村落,是世界鄉(xiāng)愁的中心……大美的鄉(xiāng)愁,凝聚成一幅幅美麗的畫,一首首動人的詩,在大山深處溫暖的存在著,讓我著迷,久久不愿離去。
袁江:這是未來人尋找回歸的一種方式?
梁先生:是的,如果說,十九世界是平原的天下,二十世紀是海洋的天下,那么,二十一世紀,一定是山地,以及藏在山地中的這些古村落的天下,疲憊的城市人,要想方設法的到這些自然和原生態(tài)文化中尋找心靈的皈依……
一大波追夢人正在趕來
梁先生在黔東南行走的經(jīng)歷,經(jīng)過他的微信朋友圈記錄傳播后,每條下邊都是長長的留言和點贊。
最好的口碑,就是口口相傳。
梁先生說,他在廣東的朋友,親人,同事,很多看了他行走的美景和文化后,深深的被黔東南的古村落吸引,源源不斷的把旅行往大山深處的古村落安排。
“人總是希望能夠經(jīng)歷不一樣的美。”梁先生的想法也正在很多游客的想法。
在國慶期間,我在朗德上寨看到,很多自駕游,徒步游,都選擇來的朗德上寨這樣的古村落苗寨,每家鄉(xiāng)村旅館,都住的滿滿的,出現(xiàn)一房難求的情況。游客們自由自在的玩,餓了就吃當?shù)氐脑鷳B(tài)食品,晚上,就在苗寨的靜謐中安靜睡去……(袁江)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