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貴州都市報記者從黔東南州紀委獲悉,今年以來,黔東南州民生類案件立案988件,查處767件938人,移送司法處理52件58人。
拍掉一批“蒼蠅”
據了解,今年以來,黔東南紀檢部門加大宣傳力度,讓民生監督工作在基層群眾“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切實拓寬了問題線索的來源。同時,還運用科技手段,開展專項監察。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拍掉了一批“蒼蠅”。
在今年4月份開展的普通高中和中職校國家助學金專項監察中,黔東南州對全州64所學校進行普查,將受益的23.3萬名學生信息與公安戶籍信息進行比對,鎖定14.9萬名學生的虛假學籍信息。紀檢部門通過一一入戶核對,查明一些學校存在套騙資金的行為,共立案46件,收繳違紀資金1902.78萬元,48名國家公職人員被查處。
在滾動普查農低保資金中,紀檢部門發現違紀違法案件74件,涉及違紀資金2571.25萬元,黨政紀處分16人,移交司法機關5人。劍河縣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發現城關社區革東寨村村主任邰某和妻子同時領取低保,進行立案調查。
紀檢部門還發現劍河縣觀么鄉新合村萬某等3人去世后仍繼續領取10個月的低保,查實后,遂對村支書、村主任、副主任追究責任,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在獼猴桃種苗專項監察中,紀檢部門共“挖出”與種苗供應商有利益往來的5縣14名扶貧系統干部;在農危改專項監察中,共立案68件,黨政紀處分53人,移送司法機關6件6人,目前調查還在進行中。
建立有效制度堵塞漏洞
此外,黔東南州始終堅持“不從案件中來,絕不奢談制度”的做法,督促案發單位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有針對性地建立有效制度堵塞漏洞,切實加強資金項目監管。如針對今年查辦的施秉、榕江、劍河等縣扶貧系統腐敗案件中暴露出來的套取、冒領、截留、挪用扶貧項目資金問題,紀檢部門督促黔東南州扶貧辦建立了“扶貧項目精準化監控平臺”,利用全球衛黔東南州重拳查處民生類案件 今年以來查處938人星定位系統,導入扶貧項目基本信息和實施地點的GPS數據、圖片,對黔東南州扶貧項目在各縣市的項目點進行準確定位,實現對扶貧項目實物化管理,以及扶貧項目資金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全程監控,切實有效督導案發單位和系統認真履行主體責任。(羅茜)
【原標題】黔東南州48名國家公職人員套騙助學金被查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