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0月13日,中國合唱協會與貴州省黔東南州人民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合唱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李培智與中共黔東南州委、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唐柏飛簽訂了協議,雙方約定:1、將中國民歌合唱節長期落戶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的故鄉——黔東南州,每兩年舉辦一屆;2、在合唱節期間舉辦《中國民歌合唱發展與現狀》學術研討會;3、定于2016年7月中下旬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六十周年慶祝活動期間舉辦中國民歌合唱節,屆時將有近50支國內外的合唱團云集黔東南州,為觀眾呈現民歌合唱藝術的饕餮盛宴。
中國民歌合唱節是文化部下屬的中國合唱協會經上級部門批準舉辦的文化品牌,是我國唯一最具權威的民歌合唱賽事和最高交流平臺。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族民歌浩如煙海、絢麗多姿。中國民族多聲部合唱藝術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各民族各個歷史時期人民生活的生動寫照,更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流傳于黔東南地區的侗族大歌,作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族多聲部合唱藝術,通過舉辦中國民歌合唱節,進一步推動民族文化繁榮發展、走向世界,將中國民歌合唱節辦成可持續性的、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力的文化品牌,辦成“民族的節日、合唱的盛會”。
中國合唱協會副理事長李小祥和中國合唱協會秘書長智穎文、貴州省黔東南州相關單位負責人也出席了簽約儀式,中央、省、州的20多家媒體對本次活動現場予以關注報道。(州政府辦秘書五科 州歌舞團)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