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初夏,世界遺產地貴州施秉縣氵舞陽河景區,冷風夾雜著毛雨,颼颼拂過臉龐,讓人不得不緊裹衣服。
5月4日19時30分,城關鎮建國村操場壩,整整齊齊坐滿了300多名村民,像看電影似的,迫不及待地等候第二期“金融夜校”開課。
投影儀熒光射在幕布,一幕幕老鼠啃爛、房屋失火、床底發霉的殘幣場景,大家無不為之震驚,而感到惋惜。
“鄉親們,我們把錢存到銀行安全,像母豬還會下崽崽,有困難需要貸款也方便。”一陣陣嘆惜聲中,該鎮信用社副主任趙雯笑盈盈地詮釋道。
忽然,一村民拿著剛搶答得的獎品大聲說:“我老婆洗衣服,忘記把錢拿出來,攪發白了,還要得不?”
“趕場,你先拿到我們信用社來看看。”趙雯詳細解釋說,按照《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辦法》規定,殘幣、污幣、反宣幣等,可到當地附近的銀行進行兌換。若不肯兌換的,可撥打電話95588向人民銀行舉報。
62歲的滕建文老師聆聽“村村通業務”等后,感觸很深。他回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在掃除青壯年文盲夜校教課,每回領工資要跑25公里,現在,到村門口刷卡就是了。聽說,手機銀行、網上銀行更方便,購物或匯錢,都用不出門了。“再不來‘金融夜校’學習,我都成‘文盲’了。”他感慨地說。
正當大家“融會貫通”的時候,一位帥小伙戴副墨鏡,拖著一口皮箱,手牽“紫色長裙”,粉墨登場,珊珊往臺前顯擺高喊:“不認識了,赫赫有名的羊老板,我叫任小牛。這是我老婆,大家都羨慕叫她‘進口貨’。”
頓時,話沒說完,全場都被轟然而起的吶喊聲驚怔住了。
“黨的政策好,信用社的服務好。”任小牛滿口稱贊,但仍未見妻子高興,他趕忙又說:“還有我的老婆好。”
羊嫂大步流星地繞臺子一轉,便羊氣沖天地說:“窮可貸,富可貸,不講誠信不可貸。”
此時此刻,叫好聲一浪高過一浪,觀眾捧腹大笑,淚水都笑了出來。
原來這是《任小牛養羊記》小品,由該縣信用聯社兩口子表演,其故事梗概是:新婚后,鄉下任小牛與縣城妻子,去信用社貸款發展養羊。竟被先父欠下的3.8萬元貸款難倒。然而,妻子將分文未動的“彩禮”,滿滿交給任小牛將欠款還清。”信用社就貸款20萬元,扶持他們創辦養殖場脫貧致富。
大院子二組的大媽田必英告訴筆者,我們種太子參,種烤煙,沒得錢只管去貸,賣得錢了馬上還。
“這年頭,只要講信用,就不差錢。”村民劉炳忠拿著現場領到授信額度為5萬元“搖錢樹”卡呵呵說,圈舍也有現存的,山林田土很多,準備去買10頭牛,發展種草養牛。
村主任李長文介紹,今年,該村全縣創建“信用模板村”,共評估級授信農戶231戶,授信額度1300萬元,最高授信額度是20萬元。
“吃飯靠種田,養豬才用錢。”李長文說,我們一直藏在深山,科技信息好像被一扇巨大的山門,儼儼實實擋在山外,進不了“世外桃源”。
他說,近些年,在國家政策及信用社貸款扶持下,全村263戶1186人,人均年收入2000多元的國家級一類貧困村,大力發展種植烤煙、中藥材、精品水果產業。僅去年,種植獼猴桃、金秋梨、水蜜桃,共1200畝。
今年,該縣創建“農村金融信用縣”,以自然村寨為單位,利用晚上時間,逐村逐寨舉辦“金融夜校”,讓那些“高深”的金融常識“走進”群眾的心間。
目前,已舉辦“金融夜校”65期,培訓農民2196人,成功創建5個信用鄉鎮、40個信用村、信用戶30929戶。
宋澤軍理事長表示,“農村信用社是咱老百姓自己的銀行。”我們都是一家人,要發展,有資金困難找信用社。他堅信,我們的服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21點30分,在星星點點的毛雨中,依依下課,鄉親們揚起滿意的笑臉,幸福前行。(楊仁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