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第十九個世界濕地日,提升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昨日,由貴州省人大環資委、貴州省林業廳、貴陽市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主辦的“濕地——我們的未來”2015年世界濕地日主題宣傳活動,在貴陽市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舉行。
統計顯示,每公頃濕地每年可去除1000多公斤氮和130多公斤磷;一個濕地就是一道天然屏障,濕地是抵御臺風、海嘯、風暴潮、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天然屏障,在防災減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全國已建國家濕地公園569個,貴州有30個。
貴州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山地(山地面積占92.5%,喀斯特面積占73%),由于特殊的地質地貌條件使得貴州濕地資源極其珍貴,也極具特色。
統計顯示,貴州不包括稻田的濕地總面積僅有315萬畝,濕地率僅為1.19%,近十年來全省濕地面積減少10.2萬畝,減少率3.14%。
為了保護貴州濕地資源,相關部門初步構建起貴州濕地保護體系,建立濕地類型和濕地相關的自然保護區20處,建立國家濕地公園30處、省級濕地公園4處,濕地保護率提高5個百分點。
此外,完成了貴州省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調查核實6218塊濕地斑塊,獲取并收集成果數據559600條,建立了全省濕地資源數據庫。
最后,是劃定濕地生態保護紅線,將濕地納入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推行“濕地零凈損失”理念,明確2020年全省濕地保有量不低于315萬畝。
當天宣傳活動現場有上千游客參與,主辦方還精心設置了“濕地郵局”并免費發放世界濕地日主題明信片,許多市民通過明信片寄語未來,表達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憧憬,并將明信片寄給家人,寄給朋友,對大自然美好的期許,通過愛的傳遞,將影響到更多的人。(劉丹)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