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貴州省的一組數據引人關注——
去年以來,該省縣以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數占全省案件總數的93%以上;
2014年,共立案5225件、結案5028件、處分5625人,移送司法機關373人,與2013年相比,分別增長了32.68%、29.68%、28.69%、55.41%;
今年前4個月已經立案2348件、結案1724件、處分1966人,分別同比增長了64.31%、44.99%、52.76%;
……
貴州的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如何?該省縣級紀委辦案難不難?何以拍下如此多的“蒼蠅”?近日,圍繞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專訪了貴州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宋璇濤。
1 在民生項目、資金分配使用過程中,一些基層單位和干部把民生項目、資金當成“唐僧肉”,想方設法割一塊、咬一口,民生資金使用效益較低。
記者:請您談談現階段貴州縣級紀委面臨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
宋璇濤:貴州是西部欠發達、欠開發省份,貧困落后是最主要的矛盾,加快發展是最根本的任務。越是貧困落后,越是加快發展,就越要抓好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維護好群眾利益?偟膩碇v,我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有力度、有效果的。但是,也遠遠談不上一片凈土。中央關于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的判斷,在貴州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實際工作中也得到充分印證。
一是責任壓力向下傳導還不到位。“上面九級風浪,下面紋絲不動”,一些地方還沒有完全把壓力和責任傳導和延伸到基層,個別地方和單位匯報辦案工作,竟然聽不到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字眼。關于這個問題,我們的總體判斷是,縣、鄉不如省、市,部門弱于地方,企事業單位弱于黨政機關。現在基層有的地方、部門和單位,抓“兩個責任”仍局限于開會、講話、發文件,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對黨員干部的監督管理仍然失之于寬、失之于軟,查處違規違紀案件不及時。
二是“四風”問題沒有得到根本遏制;鶎右恍h員干部依然習慣于按老一套辦事:上級來檢查總想送點土特產,安排就餐總想如何盡量好一點。明目張膽的顯性問題減少了,但是穿上“隱身衣”、躲進“青紗帳”的隱蔽問題增多了。可以說,“四風”問題樹倒根在,思想上的病原體還沒有徹底清除。
三是腐敗問題易發多發態勢沒有根本扭轉。去年,全省發生在農村基層的案件占到案件總數的43.47%。特別是在民生項目、資金分配使用過程中,一些基層單位和干部把民生項目、資金當成“唐僧肉”,想方設法割一塊、咬一口,吃拿卡要、優親厚友、虛報冒領、私分濫發、貪污侵占等現象仍然經常發生,民生資金使用效益較低。需要特別警惕的是,現在基層一些地方和部門“小官大貪”,區域性、系統性、家庭式腐敗問題相當嚴重。貴陽市烏當區東風鎮的1個村主任,就伙同他人騙取國家補償資金659萬元,本人獲利183萬元。黔東南州前幾年超過1/3的縣市水利局局長被立案調查,28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
2 與老百姓的期待相比,縣級紀委的辦案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差距,特別是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還比較突出。
記者:基層的腐敗問題發生在群眾身邊,老百姓十分痛恨?h級紀檢監察機關是查辦基層腐敗案件的主力,您認為現在縣紀委的辦案力度是否達到了老百姓的期待?
宋璇濤: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我們堅持從群眾看得最清楚的問題抓起,堅決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
在“四風”方面,對公款殺年豬吃庖湯、公款送土特產、違規發放津補貼,以及執法、監管、公共服務等窗口行業和領域違規收費等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典型問題及時通報曝光。在嚴懲腐敗問題方面,找準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著重查處基層黨員干部套取涉農補貼、扶貧救濟、低保醫保、危房改造等惠民資金,以及征地拆遷、礦產開發、“三資”管理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讓人民群眾對改革發展成果有更多的“受益感”。
去年,貴州省統計部門開展了黨風廉政建設滿意度民意調查,77.44%的受訪者對反腐工作成效表示滿意和較滿意,與上年相比,滿意度提高了26.17個百分點。
盡管如此,我還是要說,與老百姓的期待相比,縣級紀委的辦案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差距,特別是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去年有13個縣的立案數翻了番,但也有24個縣立案數出現了負增長。如果有案不辦,敷衍塞責,老百姓是不會答應的。
3 現在一些縣、鄉領導干部甚至縣委書記、常委對履行主體責任尚未覺醒,更談不上把責任扛著肩上、抓在手上。
記者:縣級紀委辦案難,是一個討論很久的話題。有人說難,也有人說不難。您認為縣級紀委辦案到底難不難?
宋璇濤:我認為難和不難是一組相對的概念,雖然縣級紀委辦案會面臨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但“為之,則難者亦易矣”,只要敢于擔當、迎難而上,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一樣可以把辦案工作抓得很好。
當然,客觀來說,現階段我們縣級紀委辦案也面臨一些困難,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辦案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優化,F在一些縣、鄉領導干部甚至縣委書記、常委對履行主體責任尚未覺醒,更談不上把責任扛著肩上、抓在手上,不僅在領導和支持紀檢監察機關查辦案件上“留一手”,有的甚至還想在已暴露的違紀違法問題上“捂蓋子”。
二是縣一級“熟人社會”的色彩更濃,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更加緊密,查辦案件更容易被人情關系所掣肘。
三是協調相關執紀執法單位缺乏剛性的制度支撐,有的地方協調不暢,紀檢監察機關與相關執紀執法單位之間形成的合力仍然不足。
四是縣級及以下紀檢監察組織人員流動性強,新進機關人員比例較大,辦案經驗豐富,特別是具備財務、金融、經濟、法律專業背景和實踐經驗豐富的辦案人員較少,辦案隊伍的整體戰斗力不夠強。
4 市、縣紀工委和民生監督組要圍繞“三轉”主動發現問題線索、主動查辦案件,切實解決好基層紀檢監察干部不愿監督、不敢監督、不會監督的問題。
記者:貴州通過哪些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宋璇濤: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主要抓了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強機構、增力量,開展完善派駐機構統管和民生監督工作。針對應派未派、無編無人、有編無人等突出問題,2012年起,我們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按照“重點派駐、系統管理、全面監管”的思路,推進市、縣完善派駐機構統管,將分散在各個部門的紀檢監察力量整合成系統紀工委,增加了1300多個編制。2013年起,我們又進一步整合縣級派駐機構和鄉鎮紀檢監察力量,以鄉鎮為單位,組建了1487個民生監督組,由縣紀工委書記或監察分局局長兼任3至5個組的組長,鄉鎮紀委書記任副組長。
在完善基層紀檢監察組織、整合監督工作力量的基礎上,我們要求市、縣紀工委和民生監督組要圍繞“三轉”主動發現問題線索、主動查辦案件,切實解決好基層紀檢監察干部不愿監督、不敢監督、不會監督的問題。
二是嚴責任、促監管,增強基層黨委、紀委和領導干部抓黨風廉政建設的自覺性。去年以來,省委、省紀委牢牢牽住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這個“牛鼻子”,采取約談、督導、檢查等多種方式,將“兩個責任”的壓力逐級向下傳導,督促各級黨委主要負責同志擔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督促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擔負起“一崗雙責”的責任,督促各級紀檢監察干部擔負起監督執紀問責的責任。
沒有追究,責任就落實不下去。今年我們落實“兩個責任”,把重點放在責任追究上。最近,我們就通報了5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典型案件。
三是落實好“兩個為主”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措施。在落實“查辦案件和線索處置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方面,不折不扣地按照中央紀委要求落實到位,防止縣級黨委和紀委有案不查、瞞案不報。在落實“各級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為主”方面,督促市(州)紀委制定好縣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相關制度,加大縣紀委書記、副書記的跨縣交流力度,減少人情關系對辦案工作的影響。
四是加強反腐敗工作的組織協調。通過以上率下,引導縣級紀律檢查機構更有實效地進行組織協調,充分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作用,整合力量形成合力,強化案件線索處置和重大案件查辦的組織協調。按照層級管理的原則,重大疑難案件實行交叉辦案,發現涉及上級紀委管理的干部問題線索及時上報上級紀委。對在反腐敗工作中推諉扯皮、履職不力的單位和個人,視情節進行問責,背后隱藏有腐敗問題的,進行立案審查,確保組織協調順暢、高效。
五是抓好辦案隊伍建設。特別是對那些長期擔任縣紀委書記、副書記又業績突出的干部給予更多的關心,讓大家感到有奔頭、敢辦案。同時,督促縣紀委監察局堅持標準、把好干部入口,注重選調綜合素質高和具備辦案相關專業背景的年輕干部進入紀檢監察機關,提高辦案隊伍的整體辦案能力。(本報記者 申晚香 李志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