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貴州檢驗檢疫局獲悉,越來越多的“貴州制造”走出國門,也享受到了檢驗檢疫證書在出口時帶來的便利和優惠。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不法分子盯上這一“商機”,偽造檢驗檢疫證書的違法犯罪活動在國際貿易中呈上升態勢,極大地破壞了“貴州制造”的國際形象。
據介紹,今年以來,貴州檢驗檢疫局辦理或協助辦理多起偽造檢驗檢疫證書案件。其中,“美國某化工公司(位于美國密蘇里州)”通過越洋電話向貴州公安機關報案,聲稱其與周某為法定代表人的“貴州某化工有限公司”之間的3批次Mono Am-monium Phosphate(MAP磷酸二氫銨)貿易,周某提供的貴州檢驗檢疫局出具的3份原產地證書,懷疑作假,存在欺詐。
貴州檢驗檢疫局高度重視,根據通關信息與警方共同對案情進行深入分析研究,聯合公安部門對3份涉及偽造簽發的原產地證書展開調查,對證書有關細節進行仔細比對。經查, 3份證書全部為假證書,貴州檢驗檢疫局隨即向警方出具書面證明材料,為案件的偵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為美國企業挽回經濟損失304168美元。
今后,貴州檢驗檢疫局將加大對國際偽造、變造檢驗檢疫證書的打擊力度,堅決遏制跨國偽造檢驗檢疫證書違法犯罪活動的上升態勢。
作者: 班亞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