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幾乎人人都配有一部手機,說“手機改變一切”一點不夸張,它的功能強大,能完成眾多任務。但現在最不安全的就是網絡,那么手機上綁定的信息安全嗎?更換手機時,舊手機是否會泄露隱私呢?
丟棄舊手機
信息被泄露
5月26日,貴陽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基于大數據的手機安全問題,北京利貓科技有限公司CEO闞志剛博士,就中國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檢測平臺(利貓)進行了演示。
據了解,闞志剛博士是2014年科技部創新人才候選人、公安部移動安全專家,致力于為用戶打造安全的移動應用生態環境,在移動通信和移動安全領域擁有10余年技術管理經驗,曾任職于賽門鐵克、諾基亞、索尼愛立信等公司,擔任技術總監和首席軟件架構師等職務。
闞志剛說,截至去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目前,我國移動電話用戶規模將近13億。“掌上時代”,大家對手機安全普遍關注,有人擔憂手機銀行信息、微信內容、個人隱私是否泄露,聊天記錄是否安全?闞志剛說,其實這些擔憂并不多余。他舉例說,手機保存的照片、通訊錄、短信等,如果換了手機,舊手機里面的東西即便刪除也可以恢復,即便用類似于信息粉碎機或者數據信息粉碎機的軟件,也要連續反復粉碎20多次才有可能徹底刪除。
而手機應用本身的安全,包括微信、銀行手機客戶端、股票基金、淘寶購物、電商等,這些應用客戶端一旦存在漏洞,后果不堪設想。目前,我國有220萬個客戶端,并且都可在300多家應用商店下載,普通用戶根本不清楚哪些客戶端是正規的,哪些是黑客們“高仿”的。用戶一旦下載運用了“高仿”客戶端,那個人賬戶信息等都會被掌握在黑客手中。所以,現在有關部門已對一些正規客戶端打上標記。
恢復手機數據
起價3000元
據了解,現在多家銀行已要求網上交易必須輸入發送到手機的交易密碼,不綁定不能交易,也是為了加強安全性。綁定,安全性會提高,但依舊要做好保全措施,比如定期清理手機垃圾、緩存等。
有省外媒體報道稱,市民更換新手機后,舊手機已恢復出廠設置后變賣,可半個月后,市民發現電話打不出去,到營業廳查詢才發現,這張手機SIM卡已經作廢,并已在異地補辦。市民重新補辦了新SIM卡,卻發現自己的4個賬戶資金被取走24筆款項。銀行的操作記錄為,有人登錄了網銀,并多次進行轉賬操作。實際上,舊手機同樣存在隱私泄露風險。
記者上網搜索發現,貴陽市場也有多家手機數據恢復服務的商家。記者致電商家后對方稱,恢復數據起價3000元,可恢復舊手機中的短信、電話號碼、照片、視頻等。
最好設置密碼
且要高難度的
闞志剛告訴記者,手機最好設有開機密碼、指紋密碼,哪怕手機被偷走,也只能刷機才能打開。另外,密碼要設高難度的,不要過于簡單。最后,手機用戶要提高安全意識,要學會相對安全地運用手機,比如,重要資料云盤備份、開通遠程刪除等。“智能手機,智能化社會,呼吁立法來保護手機用戶數據信息安全”。
手機安全,專家建議:注冊賬號時最好綁定郵箱,這比用手機號碼安全性要高;用戶使用過后,要及時注銷賬號登錄狀態;最好不要使用賬號、密碼記憶功能,不要將手機設置為自動登錄;如果手機丟了,要立即更改賬號、密碼。如果怕泄露隱私,可通過安裝一些防泄密安全軟件,或者通過系統自帶的遠程刪除等功能,把手機里的資料刪除。
相關鏈接
各種賬號解除手機綁定的方法:
銀行卡(包括儲蓄卡和信用卡):與發卡行聯系,一般可通過網銀專業版或前往銀行柜臺解綁;
淘寶:進入“我的淘寶”→“賬戶設置”→“個人資料”→“解綁手機”;
微信:進入“我”→“設置”→“賬號與安全”→“手機號”→“更換手機號碼”;
支付寶:進入“我的支付寶”→“賬戶設置”→“修改手機號”;
各種網站賬戶:登錄網站,通過設置、個移動數據安全論壇現場。人賬戶資料等可變更手機號碼。
作者: 姚東 邱凌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