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4天的數博會于昨日落下帷幕。“這一圈逛下來,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未來的世界觸手可及,讓人充滿無限憧憬,沒想到在家門口也能這么近距離的感知未來,期待下一次數博會的到來。”貴陽市民王先生在團館之前趕來逛了一回數博會,事后他感嘆道。
◎參觀者:大數據原來是可觀、可感知的
昨天一大早,記者在數博會現場看到,雖然是展會的最后一天,但現場前來參觀的市民依然不減前幾天,一直到中午12點,前來參觀的參觀者還在不停地往4個展館涌入。
“其實華為不止是做手機的,數據流在傳輸的過程中類似于一個信息通道,而華為做的就是解決數據通道的問題,這項技術是華為自主研發的實時感知數據流算法。”華為展區一名代表在向現場參觀者講解華為的一些產品時解釋道。
記者看到,在一號展館華為展區里,市民們圍著新展出的P8手機研究著。
參觀者王先生告訴記者,剛開始聽到數博會的時候,可能大家都覺得大數據是非常抽象、概念性的東西,而且在貴陽,雖然政府在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但它并不像一個實物可看可觀,而且在貴陽也很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到大數據的東西,覺得距離民眾的生活很遙遠,而且非常高大上。
逛完數博會后,才有一種眼界大開,眼前一亮的感覺,逛展館不僅為自己補充了太多科技的新知識,還深深的感受到信息時代里,科技的創新與變革并不是遙遠的,原來大數據就在人們日常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不同的方式存在著,可觀可感知,觸摸得到,希望以后在貴陽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大數據,了解我們自己的生活。
◎富士康:每天平均簽約30多個項目
記者發現,本次數博會,對于老百姓來說,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對于參展的企業來說,更是賺得盆滿缽滿。
“我是做智慧物流的,這是我的名片,你們的技術我們很感興趣,希望以后有進一步的合作。”昨天,在3號館的訊鳥科技展區前,一家做物流的參展企業對訊鳥科技的項目很感興趣,雙方現場相互交換了名片。
在數博會現場,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
“數博會帶來的不僅是一場視覺上的體驗,更是一種雙向的宣傳互動和推廣的過程,會帶來更多機遇。”訊鳥科技的一位負責人說,在參展的第一天,就和7家企業簽約,這里面不乏有傳統的企業,還有建立新興的技術型實驗室項目,他認為這次數博會的整體氛圍非常好,展會的規模大、檔次高,因此廣告效益好,還會為企業之間帶來客戶和商機,這樣的環境非常好。
而富士康無疑是此次整個展會上的“明星”了,據了解,在展會期間,該展區每天都是人滿為患,平均每天與富士康簽約的企業大約在30個以上。
“政府的支持力度大,為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環境,提升了民眾對大數據的了解程度,整個氛圍都超出了我們的預料。”富士康現場負責人祝忠義說。
◎主辦方:效果如此好,很意外
“貴陽是第一次舉辦大數據展會,沒想到效果會如此好,很意外。”本次數博會主辦方一名相關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貴陽是第一次舉辦大數據博覽會,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而作為大數據來說,又是一個概念性的東西,如何將它讓觀眾看得見、感知得到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展會的規格、檔次上都有要求,還不能脫離大數據的主題,所有的細節、項目上都進行了非常精心的準備。
而本次的亮點就是展會的門票了,以前的展會都是提前發票的形式,要看展會,就要提前拿票,而本次數博會的門票是先通過現場掃碼、注冊個人信息后,再到登錄大廳進行打印胸牌進行入場,這個胸牌就是參觀者的個人專屬門票,而且在展會期間都可以重復使用,在進館時直接掃碼就可以進入了,不僅方便還環保。
“這種發票方式非常環境綠色,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大數據的理念。”該工作人員說,通過這種掃碼發票的方式關鍵的就是可以對入場人員的群體進行統計分析,每天的入場人員很精準的就會統計出來,而且可以對人員進行分析,作為下一次展會作參考。
除此以外,作為參展的訊鳥科技還開發了一項技術,通過微信掃一掃,然后連接藍牙,就可以對整個展會所有參展的企業和團隊的位置、布局都可以很直觀地看到,通過里面的地圖還可以導航,讓參觀者很順利的就找到想要參觀和感興趣的展區了。不僅如此,參觀者還可以看到參加會展的企業的相關資料,并可以進行下載等等,在很多細節上都作了精心的布置。
“本次展會的一大特點就是每個展區都設有體驗區,這主要是將大數據這一概念的東西讓參觀者可以進行體驗、感知,看得見、摸得著。”該負責人說。
據統計,本次參加展會的企業一共有380多家,創業團隊100多個,進場參觀的人次達7萬多。
作者: 曾瑤 程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