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啟動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
30個縣現場大比拼 公開競爭試點立項
12月21日,在省財政廳舉行的公開競爭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縣現場會上,30個縣現場比拼,競爭“上崗”。
“通過今天的競爭立項,如果安龍有幸成為示范縣,我們一定認真選好試點村,確保試點村每年不低于10萬元收益,真正起到消除‘空殼村’、壯大集體經濟的示范帶頭作用。”安龍縣委書記錢正浩表態。
“我們堅持把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作為強基固本、強村富民、助推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大戰三年,到2018年全縣100%的省定一類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積累超過5萬元,100%的省定二類貧困村和其他經濟薄弱村超過8萬元;50%的村超過20萬元,20%的村超過50萬元……”遵義縣縣長黃國宏鄭重承諾。
開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是新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措施。財政部、國務院綜改辦已將我省列入2016年13個全國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首批試點省份之一。試點期間,中央和省通過以獎代補方式支持試點縣,各試點縣根據財力安排試點資金,主要探索以資源有效利用、提供服務、物業管理、混合經營為主要內容的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努力走出適應不同經濟資源和市場條件的新型集體經濟發展道路。
“PK”現場,9位專家坐鎮,各縣主官一一上臺演講陳述,評選按照“現場陳述、專家評議、紀檢監督、當場宣布”的程序進行。專家依據各縣的陳述內容進行獨立評分,按照得分高低及全省縣域經濟分類進行分類排序。待中央試點資金規模及指標限額安排下達后,根據指標限額個數和縣域經濟分類各占全省比重,選擇排名靠前的縣確定為試點縣。
省財政廳負責人介紹,我省重大支農專項資金基本實行公開競爭立項,是省財政廳推進專項資金分配機制改革的重大舉措,符合提質增效、獎快促慢、公平競爭的激勵機制要求。(田洋 李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