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5月13日,鎮遠縣召開副科級以上干部會議,縣委書記、人大主任、縣長、政協主席等四大班子領導及其他黨政領導出席,會議就鎮遠縣為什么要試運行單行線長期化、單行線運行以來收到的成效、產生的問題等,進行了說明、通報、要求。會議決定,鎮遠縣試運行單行線長期化的措施不會變,更不會因為一些雜音而停止。同時,結合試運行十余天收到的民聲、民意,將單行線時間由原來的早7時到晚11時調整為早8時30分到晚8時30分,在最大化利用單行線保暢的同時,將單行線對部分人群出行的影響降到最低。
鎮遠設置單行線的背景
其實,鎮遠群眾對單行線并不陌生,早在2000年,鎮遠就開始針對節假日實施單行線措施了。多年的經驗證明,單行線對于緩解鎮遠節假日交通擁堵,效果十分明顯。在道路長度與面積沒有得到增加,而游客卻在逐年增加的情況下,單行線措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雖擁卻不堵,雖堵卻時間不長,受到當地群眾與游客的支持和贊揚。
那么,針對節假日設置的單行線措施,為什么要長期化呢?群眾能忍受3天、7天,能長期忍受嗎?這,要從鎮遠目前的交通安全形勢說起。
鎮遠縣城城關區域面積僅有4.3平方公里,縣城人口7.74萬人,每平方公里居住著1.8萬人。截至2015年4月,鎮遠縣各類機動車保有量是43528輛(經登記注冊的),其中,在城區14500輛,其中汽車6500輛(小汽車5600輛)、摩托車(含電動助力車)8000輛;機動車駕駛員保有量為12000人;每百戶居民約擁有汽車40輛,摩托車60輛(未包含外地車輛數),可以說,鎮遠已進入“汽車化社會”。近幾年,汽車尤其是小汽車增長迅速,年平均增長速度接近30%。2015年上半年縣汽車新增入戶820輛,平均每月205輛;初次申領、增駕機動車駕駛證的人數為3750人,平均每月940人。
而實際上,在路面行駛、需要納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車輛和駕駛員遠遠超過以上數據。“爆炸式”的車流、人流使得鎮遠幾乎時常處在擁堵狀態。特別是單行線區域內的西門街、和平街、聯合街。短短一條街匯集了汽車貨場、醫院、銀行、學校、菜市場、大型超市以及若干商鋪等與民生息息相關城市設施。買菜的、送孩子上下學的、購物的,造成進出該區域的車輛、人流每天都在緩行、擁堵。
鎮遠實行單行線小循環的科學依據
交通擁堵,表象上看是一個交通問題,實際上它轉移形成了人、車、路這樣一個交通鏈條。如何組織科學的交通網絡,是決定城市道路暢通與否的關鍵。而單向交通組織,僅僅是解決當前城市中心區域交通擁堵問題的手段之一。
交通擁堵不僅會導致經濟社會諸項功能的衰退,而且還將引發城市生存環境的持續惡化,成為阻礙發展的“城市頑疾”。交通擁擠對社會生活最直接的影響是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時間和成本。出行成本的增加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會抑制人們的日常活動,城市活力大打折扣,居民的生活質量也隨之下降。另外,交通擁擠也導致了事故的增多,事故增多又加劇了擁擠。
有人會問,通過加強對亂停亂放車輛的管理,能不能治堵?鎮遠交警給了筆者這樣一組數據:2014年的3、4月份,鎮遠縣交警查處違停行為分別是300起、100起,2015年的3、4月份,分別是772起、932起。違法查處力度加大了,但擁堵依然。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南門溝市場前,在實施單行線以前,每天必須有至少2名交警在那里疏導交通,但就在這樣的管控下,南門溝在高峰時刻依然擁堵。
單向交通,是解決城市交通擁擠、充分利用現有城市道路網絡容量的一種經濟、有效的交通管制措施。在我們國家,許多縣城早已經對適宜開展單行線的道路實施了長期性的單行線交通管控措施,如江蘇的如東、浙江的嘉善、廣東的五華等。鎮遠實行單向交通組織是充分借鑒國內外其他城市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鎮遠道路交通實際情況推出的一項交通管理舉措。實踐證明,這是最符合目前道路交通狀況的一項管理舉措。
而在實行單行線的同時,鎮遠交警也通過天網工程監控、加強巡邏、嚴查違法、加大宣傳、增設醒目交通標志標線等一系列措施,多“靶向”治療城市擁堵頑疾。
同時,鎮遠實施單行線緩解擁堵,也是為了創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和5A級景區奠定基礎。(龍冠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