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8月21日,筆者來到鎮遠縣氵舞陽鎮黃桑田村黃鱔泥鰍I號養殖培訓基地,泥鰍養殖大戶龍長華正在觀察鰍苗的生活情況。他熱情的介紹,“泥鰍養殖關鍵在于鰍苗的孵化和病害防治,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鰍苗的孵化技術,而且成活率非常高,泥鰍養殖前景可觀。”
“我以前做過很多生意,但賺錢不多。這一次得到縣招商局的同志推薦養殖泥鰍創業新路子,我想了很久,覺得確實可行。”龍長華高興地說。
談到養殖泥鰍創業,龍長華表示已深思熟慮。他說,鎮遠多山地溝壑且水資源豐富,在很多農戶稻田中都有野生泥鰍,這就表明鎮遠的氣候條件適合泥鰍生長。而從市場來看,鎮遠及周邊縣市并沒有人發展此項產業,且泥鰍市場價格很高,這就為養殖泥鰍致富創造了條件。
2015年4月,鎮遠朝陽產業責任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主要從事黃鱔泥鰍養殖及培訓、銷售、產品深加工等業務,堅持“公司+基地+農戶+合同”發展模式,將黃鱔泥鰍養殖發展為特色產業,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公司負責人王若谷說:“黃桑田村黃鱔泥鰍I號養殖培訓基地規劃80至100畝,目前已建成20畝,孵化育苗3批次260萬余尾,預計今年可實現年產值60萬余元。下步還將在羊坪鎮、都坪鎮等鄉鎮建立基地,帶動更多的群眾參與達到致富。”
當天下午,鎮遠縣人大副主任黃政群,縣政協副主席李太祥先后來到黃桑田村黃鱔泥鰍I號養殖培訓基地調研。黃政群指出:“黃鱔泥鰍養殖產業要沿著大健康產業發展總思路,走出一條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新路子。要注重黃鱔泥鰍養殖的氣候、土壤等研究,探索黃鱔泥鰍等多產品套種養模式,提高經濟效益,同時探索網絡銷售模式,解決銷路問題。”黃政群還就養殖技術培訓、辦公場地建設等提出了具體要求。調研結束后參加了鰍苗投放儀式,縣領導與養殖戶們一起將鰍苗投入水塘中。
據了解,泥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較高而脂肪較低,能降脂降壓,即是美味佳肴又是大眾食品,素有“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和“水中人參”之美譽。(李安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