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孩子進城上學,不僅讓他有了更好的學習條件,每月還能領到生活補貼。”11月1日,正在忙著打掃羊圈的岑鞏縣凱本鎮凱府村貧困戶吉忠廣心懷感恩地說,“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讓我家牛羊成群,家庭收入翻了番。”
40歲出頭的吉忠廣比常人更顯滄桑,臉龐黝黑,笑起來眼角全是皺紋。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自從妻子患病之后,家庭情況發生了變化。因為妻子體弱多病,不能下地干農活,為照顧妻子和孩子,他僅靠耕種幾分田地維持生計。
如今,在政府的精準施策下,不僅孩子上學有補助,吉忠廣家還養起了30只羊,10頭牛,年收入是以前的好幾倍。
“很慶幸生長在這個好時代,讓考上大學的貧困生能夠申請資助。”今年8月,水尾鎮大樹林村貧困大學生鄭培林在填寫完申請表后,一臉喜悅地說,“一定加倍努力,以優異的成績走完大學路,為社會多作貢獻,不給家鄉丟臉。”
……
在貴州省岑鞏縣,像吉忠廣、鄭培林這樣因教育扶貧而受益的家庭數不勝數。
“家有讀書郎,致富才能長”。近年來,岑鞏縣始終高度重視教育發展,全力將教育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一項重點工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立足打造“黔東教育高地”。通過完善教育精準扶貧機制,切實抓好貧困村的教育工作,不斷激發貧困農戶自身發展的內生動力,讓貧困家庭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滿意,當然滿意!”被問及縣里的教育扶貧計劃時,高二學生劉倩高興地說 “我領到了2000塊錢的貧困生資助金,這是我拿過最大的一筆錢,解決了上學的大問題。”
劉倩家是該縣注溪鎮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她上大學的哥哥也在縣里的教育扶貧計劃中享受到了3000多元的資助。按照扶貧攻堅幫扶方案以及全面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像劉倩這樣的貧困家庭學生就學的經濟壓力,從根本上得到了緩解。(吳壽靜)
“全縣近三年完成精準扶貧資助學生1154人,落實補助資金302.3萬元。”據該縣扶貧辦主任鄧邑介紹,發放各類助學資金共計7250.79萬元,資助各類貧困學生12.4萬余人次;累計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3209人,貸款金額1880.19萬元。
據了解,在今年教師節表彰大會上,該縣發放教學獎金327萬元,分別獎勵40名優秀教師、30名優秀班主任、20名優秀教育工作者、10名師德標兵、16名優秀校(園)長、25個先進集體等教育功臣。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