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通過從江縣2016年公安工作會獲悉:2015年,該縣公安局緊緊圍繞全縣中心工作,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大局,推進公安“四項建設”和各項公安工作,全力打造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平安,推動公安事業跨越發展,為從江社會經濟發展打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平安的治安環境和優質的警務服務環境,從江公安工作“十個一年”點亮了2015年。
2015年,是從江公安隊伍建設最見效的一年。強力推進隊伍正規化建設,從內容、方式、機制對《隊伍管理記分辦法》進行再創新,切實落實強制休假、體檢等從優待警措施,規范執法、規范服務和創新服務,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微信群等建起聯系群眾、服務民生、引導民意的新平臺,涌現出了梁鵬占、楊克金、楊樂等一批先進典型,全力打造人民群眾滿意的公安隊伍,隊伍建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
2015年,是從江公安增比進位最強勁的一年。“無毒縣”的榮譽稱號連續14年保持,命案連續4年全破,網安、禁毒、刑偵、經偵等工作成績顯著,全局在全州公安機關網考中名列前茅,全縣目標績效考核評為二等次,與多年來處于全州全縣的中下游相比,增比進位的強勁勢頭前所未有。
2015年,是從江社會政治大局最平穩一年。強化社會風險防控,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強化網絡安全,強化信訪工作,強化警衛安保,實現了絕對安全、萬無一失的目標,得到省州縣領導的高度評價,全年未發生暴力恐怖、群體性案事件,全縣社會政治大局的平穩前所未有。
2015年,是從江社會治安總體形勢最好的一年。強化巡邏防范,建立健全網格化管理和社會治安立體防控,有效遏制刑事案件高發的態勢;嚴打違法犯罪,破獲了“3.4”慶云鄉石某某被殺案、“5.10”小黃村潘某某被故意傷害致死案等重特大案件,打掉了潘某某、吳某某為首的偷牛盜馬團伙,從江社會治安總體形勢的良好態勢前所未有。
2015年,是從江公共安全監管最有力的一年。強化交警中隊建設,強化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認真開展保安服務市場清理整治專項行動,規范特行管理,全面排查整改交通、消防、危爆、娛樂場所等公共復雜場所、學校、醫院及監所的安全隱患,嚴查各類安全違法行為,深入開展宣傳教育,不斷提升公共安全防范能力,自“2013.2.2”交通事故以來未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全年未發生重特大消防事故和安全事故,公共安全監管的力度和工作成效前所未有。
2015年,是從江公安基層基礎最夯實的一年。強化基層,警務保障實行“三先三后”法,經費“包干制”80%以上用于基層,裝備首先配給基層,為全縣147個村分別聘請了一名警務助理;強化基礎,著力建設和應用“天網”工程、標采室、警務通系統等信息化系統,并以信息化主導警務,全力推進基礎信息應采盡采、及時錄入,固本強基,不斷提升公安科技水平,深入推進大數據、云平臺智慧警務,逐步實現基礎信息化,公安基層基礎的夯實程度前所未有。
2015年,是從江公安大型活動管理最規范的一年。建立健全了牛協會組織和民間斗牛活動的審批程序,實行逐級報告制度,加強審批和監督檢查,嚴厲查處1起違規舉辦斗牛活動的案件,使得從江民間斗牛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同時,按照屬地管理和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制定完善大型活動管理規章制度,要求舉辦地和組織者科學制定活動方案,做好治安秩序、交通安全防范工作,并承擔相應責任,確保活動有序開展,極大地減輕了公安機關安保壓力,確保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大型活動管理的規范程度前所未有。
2015年,是從江公安扶貧攻堅最得力的一年。“智”戰脫貧攻堅,投入資金15萬余元幫扶,安排3名民警脫產駐村幫扶,組織70名民警與273戶農戶“一對一”精準幫扶,大力引導結對幫扶的灣里村發展集體產業,由三類貧困村基本實現了脫貧。同時,借力深圳市公安局寶安分局,從2012年以來形成每年為全縣200余名貧困留守兒童捐贈助學款41余萬元的長期幫扶機制,有力地推動了文化教育的“脫貧”,扶貧攻堅工作取得的成績前所未有。
2015年,是從江公安宣傳工作最進步的一年。采取“七個強化”措施,各類媒體采用300余篇條,攝制播放《從江政法》專欄5期,推出了“再創新《記分辦法》推進隊伍正規化”、“親情+九統一”規范監所管理等先進經驗,推出了微信服務的出入境管理大隊等先進集體,先后推出了梁鵬占、楊克金、楊樂、莫昌池、楊宇星、王孝中等先進人物,公安宣傳工作取得的進步前所未有。
2015年,是黨委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的一年。局黨委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對公安工作的支持,縣禁毒辦單獨設置并投入100萬元保障經費,撥付了農村消防經費,完成了電子圍欄建設,規劃并啟動了拘留所、公安業務技術用房項目建設,同意改擴建“天網工程”和高清卡口,同意招錄120名特巡警隊員,有力解決了制約公安工作的難題,為公安發展進步提供了堅實保障,黨委政府支持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張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