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貴州省黃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堅持從打擊消費欺詐、霸王條款、假冒偽劣、虛假廣告等方面入手,以強化監管為核心,圍繞市場監管領域的重點部位和人民群眾反映集中的熱點問題,嚴查重處,有力地遏制了“四品一械”安全事故發生,為全縣營造了一個安全放心的食品藥品消費環境。
在過去的一年里,全縣精心組織了5次大規模食品安全風險排查行動,深入開展了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節假日食品市場及農村食品市場專項整治、“地溝油”、“烤鴨油”專項檢查、火鍋底料中添加非食用物質專項檢查、餐飲單位使用“地溝油”、“瘦肉精”專項檢查、市場秩序大整治等,共出動執法車輛363臺次,執法人員1316人次,檢查食品經營戶3862家次,學校食堂132所,共查獲超期變質食品300余公斤、菜籽油50公斤、大米300余公斤,查獲注水牛肉100余公斤、查獲廣東產“粵鹽”牌500克裝假冒小袋鹽475公斤。沒收各類超期變質食品1200余包。
對全縣鄉鎮衛生室及藥品經營、使用單位進行了監督檢查,檢查藥械經營使用單位153家次、藥品連鎖門店30家次、零售企業45家次,檢查藥品1879種批次、醫療器械534種批次,檢查保健食品經營企業72家、化妝品經營企業22家,檢查各類化妝品20個批次。
同時積極開展轄區內涉藥人員新版GSP培訓和認證工作,全縣共培訓涉藥人員72人次,通過GSP 認證69家。完成第二類醫療器械備案67家,狠抓藥械不良反應監測報告,網絡直報6例藥品不良反應,3例醫療器械不良反應,并得到及時處理,切實為藥械產品質量奠定了基礎。
開展藥品電子監管建設和預警處置工作,及時處理藥品電子預警636起,實現藥品的追溯和管理,有效維護了消費者的權益。此外還受理食品藥品群眾投訴22起,立案查處食品藥品違法案件49件,已結案44件,收繳罰沒款19.3萬元。(廖尚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