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蒼煙紫霧凝苔翠,狹洞清風鎖月明。抬眼不知身是客,恍然還在夢中行。五、六月份的國家級舞陽河風景名勝區飛云崖景區,空氣涼爽。素有“黔南第一洞天”、“黔中第一奇境”的飛云崖古建筑掩映在一片古樹綠林之中,倚山而建,傍水而立,空山鳥語,顯得格外幽靜迷人。步入磚石門牌坊,穿過皇經樓,右面是一座20多米的長廊,長廊傍溪而建,溪水淙淙,清幽雅靜。景區停車場內各式車輛整齊劃一,景區上下清潔干凈,維護環境衛生的環衛工隨處可見。
“想不到這里除了自然風光好,空氣、水質極高,景區環境衛生還能維護得如此之好。”2016年5月31日,來自臺灣的游客姬先生在緊靠滴翠亭的荷花池畔贊嘆道。
“景區每年接待游客八、九萬人,既是景區的殊榮,也給景區‘文明景區創建’工作帶來不小壓力。”黃平縣旅游產業發展辦公室主任吳濤表示。近年來,黃平縣始終堅持“統一規劃、嚴格保護、合理開發、科學管理”的原則,大力推動飛云崖景區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為搞好景區衛生管理,提升景區旅游形象。黃平縣通過開展“整臟治亂”工作、提升改造環衛設施和倡導游客文明等措施,全面推進景區環境衛生“質”的提升,有效避免景區出現臟、亂、差現象。同時,嚴格規范景區廣告秩序,對戶外廣告、墻體廣告等進行清理,規范景區廣告招牌的制作與設置,確保景區靚麗、整潔和有序。
在景區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黃平縣堅持治理河流河道,大力保護景區青山綠水。采取工作人員加強值班值守和引導游客及群眾參與保護的措施,制止各類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全力打造河清、水綠、岸美的河流水生態環境。
近年來,許多景區附近商家“天價現象”層出不窮,為引導飛云崖景區附近商家文明、誠信經營,黃平縣通過規范市場主體資格、規范旅游市場常規檢查和規范旅游市場誠信行為,避免商家出現弄虛作假、隨意提價坑害消費者等行為。
為倡導游客文明出游,景區借助“智慧旅游”平臺,通過視頻監控、廣播和微信引導游客實現文明旅游。同時,著力維護景區交通管理,嚴格按照“停放規范、秩序井然”原則,采取設立標準指路牌、管理人員不定時巡邏等措施引導游客按秩序停車。
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負責人楊光景告訴筆者,多年來,飛云崖景區未發生一起安全責任事故,未接到有關于服務質量方面的重大投訴,景區游客滿意度常年保持在97%左右。飛云崖以它奇秀、古樸和神秘而吸引著無數游客到此尋幽覽勝。(潘俊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