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民以食為天,而只有飲食安全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和穩定。為保障每個人一日三餐的飲食安全,貴州省黃平縣把食品安全積極擺放在民生工作的首位,在縣、鄉(鎮)、學校和村寨(社區)積極構建食品安全監管網絡中,不遺余力地加大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的培訓力度,目前全縣食品安全學習已經形成了層次多樣化和培訓對象多元化的良好格局。
黃平縣自2015年在各鄉鎮中全部建立市場監管分局后,為提高對城鄉食品安全的領導和監督力度,縣政府還成立了食品藥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并從多個專業領域中聘任17名食品藥品專家充實到委員會里。同時還在各村(居)聘任了366名食品安全員,并把食品安全員納入村(居)五大員管理,每月發給1200元工資,使黃平縣的食品消費市場迅速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安全監管體系。食品安監人員的工作方式不是“李逵審案”,必須具有扎實的食品安全鑒別能力和扎實的業務基礎。對此,黃平縣還積極采取分級和分層次的形式組織食品安監人員進行培訓,如2015年共投入培訓資金15萬元,先后組織縣市場監督管理局839人次的干部職工參加學習,時間達7944學時;舉辦縣級綜合業務培訓班5期,使320人次獲得了學習培訓的機會;縣級和鄉鎮共組織鄉(鎮)和村級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員、協管員、信息員業務培訓11期,接受培訓的人員達5160余人次。同時還完成了全縣2500余名中小學校校長、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員、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和從事市場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人員的培訓。通過組織層次多樣化的食品安全培訓學習,使全縣在食品監管上形成了上有業務指導、下有專人落實和誠信生產加工、經營的“舌尖保護”網絡,有效遏制了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廖尚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