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黃平泥哨又名“泥塑”、“泥叫叫”,是黃平縣的苗族民間工藝品,是舊州鎮寨勇村的苗族泥塑藝人吳國清首創,至今已有70多年歷史。黃平泥哨多以十二生肖、各種動物造型為主,有150多個種類。與別的泥塑作品不同的是,黃平泥哨造型強調神似形略,突出動物頭部特征,身子捏塑很隨意,形成夸張變形的藝術風格。有的泥哨形體大如拳,有小似李,憨態可掬,惟妙惟肖。其尾部下端有一個吹氣孔和一個回氣孔,兩孔約成35度角,能吹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倍受兒童和廣大旅游者喜愛。
捏泥哨
風干
上油
煅燒
上色
傳承人陳玉魁給泥哨上全色
黃平泥哨以當地優質黃泥做原料,通過手工搓捏成型、木屑鍛燒、上色涂釉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著色講究對比,一般以黑色襯底配以紅、黃、白、綠、藍、紫等色。豐富艷麗的色彩,象征著苗族人民豐富多彩的生活。
檢驗泥哨
絢麗多彩的成品
泥哨傳承人唐文敏在教學員捏呢哨
黃平泥哨早在2005年就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其制作精美、造型別致、聲色俱佳而蜚聲海內外,吸引國內外眾多游客前來觀賞采購。曾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西安等地展銷,均被搶購一空。也多次出國展出,被國內外各級博物館、藝術館廣泛收藏。我國著名民間美術研究專家李寸松先生稱黃平泥哨“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在國內獨一無二”。從事世界民間美術研究的法國專家吉萊姆夫婦,曾專程到黃平把泥哨帶回法國巴黎展出,觀眾贊賞不已,稱之為“絕妙之作”。(吳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