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自2014年國家定向加大中西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以來,貴州黃平縣借“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公路建設三年大會戰”的東風,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全縣在傾力為扶貧攻堅、旅游發展抓好交通運輸保障上,目前全縣公路網絡通車里程已經達到2萬余公里,該縣到2016年底可望實現建制村公路“村村通”。
一、借助“縣縣通高速”建設工程啟動后,余(慶)凱(里)高速公路2016年6月底已實現全程開通后,黃平縣還在境內的羅朗、新州和重安江開辟了交通進出口通道,為前來黃平縣觀光的客人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旅游大道。
二、加大省道S204黃平至舊州城市主干道改造,嶄新的雙向車道和寬敞的人行道、自行車道等,使黃平縣首次迎來了一城兩區的快速通道的便利。
三、凱里黃平機場開通了貴陽、杭州、桂林、濟南、廣州、上海等航班后,為方便旅客出行,黃平縣今年9月新開通了機場至凱里、雷山、施秉、鎮遠等客運專線以后,使凱里黃平機場形成“客從天上來,出艙有車接”的高效運送服務格局。
四、新建舊州鎮酸湯坳至抗戰機場連接S204公路和舊州至清水河公路,投資完善舊州冷水河至石牛、舊州抗戰機場至老里壩公路瀝青鋪設,使舊州古城有了寬敞的環城公路,進一步減輕了城區交通壓力,提升公路通行質量。
五、籌資重新改善野洞河景區、舞陽湖景區柏油公路,同時整合資金建設上塘朱家山、新州冷坪山水泥路,進一步打通了制約新景區旅游觀光的瓶頸,讓旅客在黃平能欣賞到各種奇山秀水風光。
六、黃平縣2011年率先在黔東南州各縣城中開通公交系統后,2016年9月16日,又投入10輛新能源環保公交車,開通了縣城至舊州古鎮城際公交,實現了公交與出租汽車共同并進的交通服務新格局,更加緩解了交通上存在擁擠不堪的壓力。
七、抓好“大交通”建設工程,使城鄉公路網絡已成為群眾的“小康命脈”。從2011年開始,全縣累計投入2.6億元資金,共完成通村水泥路(油路)里程達518.8公里。預計到2016年底,全縣在投入2.45萬元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中,350公里公路在完成后,建制村將實現100%的“村村通”。
八、為滿足農村客運的需要,黃平縣自成立南北兩家農村客運公司后,在管理中統一客運車輛標識和外觀,使全縣240余輛客運車活躍在各個鄉村里,結束了客運交通在服務農民“最后一公里”的差距,從此農村群眾不再為“隔河趕集走半天”而操心。(廖尚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