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吳晶 記者 李浩 攝影報道)【記者手記】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尤其在“3.8”國際婦女節這樣的節日里來講述這樣一位苦難的母親和妻子的故事,相信能點開這篇文章、有耐心看完的每一位讀者都是心懷愛心的人。
在沒有親自去到這個家時,連記者自己也不敢相信會有這樣悲慘的家庭存在。
3月6日早上10點,記者和隨行人員一路顛簸,驅車趕往劍河縣盤溪鄉高引村,那是一個偏僻的村莊,就像蒲鳳仙的飄搖的家一樣被藏在深山中,外界對之了解甚少。在顛簸的山路中,駕車人員陳大哥和記者聊起他那位極不容易的五嬸——蒲鳳仙。
蒲鳳仙的家
2001年10月,蒲鳳仙和丈夫陳光隆乘坐劍河縣開往凱里的一輛客車翻下百米懸崖,蒲鳳仙腳骨骨折,丈夫陳光隆脊骨斷裂,經醫生診治:陳光隆胸部以下完全癱瘓!蒲鳳仙帶著癱瘓的丈夫輾轉幾十個知名醫院,幾十種中草藥,仍然不能治愈,到現在還癱瘓在床,除能說話外,胸部以下全部失去知覺,每日都必須靠輸液來維持生命。蒲鳳仙就這樣一天不落地照顧了十四年。
蒲鳳仙和他的丈夫
如果說十四年可以讓人習慣了痛苦和煎熬,那么我們不知道當原本就憔悴不堪的蒲鳳仙面對年輕的女兒患上急性白血病時是如何挺過來的。2011年蒲鳳仙的女兒陳靈檢查出急性白血病,讓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又來了一次五雷轟頂的打擊,畢竟年輕的女兒才20多歲,她才剛剛開始自己的人生。為了給女兒治病,蒲鳳仙一家四處借債,向社會求助,也得到社會的愛心幫助,但是社會的愛心還是沒能感動死神,心愛的女兒就這樣離她而去……
看著癱在床上的丈夫、思念著去世的女兒,蒲鳳仙痛不欲生,唯一的寄托就全落在兒子陳守勇身上。讓蒲鳳仙稍稍欣慰的是,孝順懂事的陳守勇在結婚之后,相繼給這個冷清的家里添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正當蒲鳳仙覺得生活今后的生活會有起色的時候,一個更殘酷的打擊正在窺視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2013年3月,蒲鳳仙唯一的兒子陳守勇被檢查出尿毒癥5期,血壓沖高,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當蒲鳳仙向記者回憶當時得知兒子病情的情景時,蒲鳳仙的眼淚再次沖出眼眶,她不愿意再次回憶,只是不斷地重復自己“命太苦,命太苦”,畢竟自己的兒子陳守勇今年才28歲。
因為要負擔家中的經濟收入,陳守勇和妻子之前一直在外打工,即使得知自己患有尿毒癥,面對巨額的醫療費,需要照顧的父母,年幼的孩子……陳守勇還是拖著病體堅持在外打工,病情也一拖再拖,直到醫生下達最后通牒:“抓緊換腎,不然撐不過一年!”
換腎,這個陌生冰冷的醫學名詞對蒲鳳仙和這個家庭來說是那么遙不可及。經過多方打聽得知,在配型成功的前提下,換腎最少的費用也要40萬,還可能會更高,但是就算最低的40萬對這個家庭來說都是可望不可即。
現在被病痛折磨的陳守勇已經喪失了勞動力,讓蒲鳳仙更絕望的是,兒子每月的透析費用高達一萬多元,換腎對這個家庭來說是太沉重的負擔。蒲鳳仙說最近兒子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她前兩天半夜還接到兒子陳守勇打來的電話,陳守勇在電話里虛弱的聲音和求生的欲望讓這個老母親幾近崩潰。蒲鳳仙哭著拉著記者的手哀求“求求你們救救他(陳守勇)一條命吧”,記者和在場的其他人也都偷偷地轉身擦著淚。
蒲鳳仙的侄子、陳守勇的堂哥陳俊紅著眼睛告訴記者,他這個嬸子真的是太不容易了,陳守勇現在面臨生命危險,急需換腎,家族里的兄弟姐妹也都在想辦法籌錢,但是僅靠他們幾個確實是能力有限,在2月26號,他們在微信“輕松籌”平臺發布了陳守勇的病情,想社會呼吁為陳守勇募捐換腎款,但是10天過去了,離他們既定的35萬元募捐款還差一大截。陳俊告訴記者:“現在只剩20天了,如果湊不齊35萬愛心款,那么之前的善款將被打回愛心人士賬戶。我們著急的是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不相信這件事,可是守勇他的病等不起啊……”
據了解,為了給陳守勇籌集換腎款項,家中的一位親戚“王小麗”在微信平臺發起了“輕松籌”事項,雖然有不少愛心人士進行幫助,但是也有不少人對這項活動存有質疑,這使得限期一個月的“輕松籌”進展得有些緩慢。蒲鳳仙著急、陳守勇著急、這個家都在焦急的等待……
現在,您的每一滴愛心都將是挽救陳守勇、挽救這個小家的希望,因為年輕的陳守勇是這個飽經摧殘的家庭中微弱的希望。救救陳守勇,救救他的老母親,救救他的年幼的孩子,救救這個家……
想要幫助這個困哪家庭的愛心人士,可撥打當事人哥哥電話,姓名:陳俊,電話號碼:139-8582-5151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