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現在政策好了,以前覺得搞養殖沒資金沒技術。現在政府有了貼息貸款、先建后補這些好政策,資金困難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我還喊我兒子去湖南學習人家怎么養竹鼠,現在技術也有資金也有不怕產業做不大。” 南寨鎮政府對實施一年的先建后補項目組織驗收時,柳寨村三組貧困戶龍勝培激動的說。
3月23日,南寨鎮政府對實施一年的先建后補項目組織驗收。據悉,2015年南寨鎮先建后補資金共計10萬元,共扶持養殖類產業項目7個,種植類產業項目 3 個,建設地點分布在柳寨村、白用村、中云村、廣豐村、白路村、反皓村,覆蓋自籌資金發展產業的農戶10戶45人,其中貧困戶 8戶 36人。
2015年先建后補扶持竹鼠養殖戶龍勝培家5000元,現在竹鼠由去年的27只發展到今年的84只,該戶還在擴建圈舍。目前竹鼠市場價每公斤180元左右,今年該貧困戶竹鼠養殖年收入大概24000元,有效解決了此戶脫貧難的問題。
“我想再貸些款,把規模搞大,把合作社建立起來,帶動村里其他人也富起來。”嘗到甜頭的龍勝培高興的告訴筆者。
南寨鎮先建后補產業化扶貧項目,特色養殖初見成效。由點帶面,產業扶持加貧困戶自籌資金發展模式,使其產業發展得以延續,產業發展規模不斷壯大,把貧困戶逐步培育成為產業發展大戶,產業示范帶頭人,產業發展能人,同時帶動其他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致富。(黃元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