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晚,錦屏縣遭遇特大暴雨,暴雨引發山洪和泥石流。在抗洪搶險中,為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奮勇在救災一線的錦屏縣農業局漁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潘仁澤不幸被洪水沖走,因公殉職,年僅29歲。
從錦屏縣體委球場至縣城西出口十里的長街,數萬名群眾站立在人行道兩旁,與潘仁澤作最后的告別。
送別的漁民和群眾還記得,出事那天潘仁澤喊著大家趕快避險。
那天,由于清水江來水壓力大,上游電站進行泄洪調節,縣域三江鎮、茅坪鎮河段已經出現險情。錦屏縣全員動員,開展抗災救災工作。縣農業局立即啟動抗災預案,局水產漁政工作人員潘仁澤等被安排在縣城至茅坪鎮河段開展抗洪搶險。
他們迅速趕到漁政執法船臨時停靠點,將漁政執法船朝下游開去,一邊轉移漁政執法船和快艇等國家財產,一邊用喇叭催促岸邊民眾迅速離開河邊,督促漁船上的漁民和在河邊垂釣人員上岸。船過三江鎮排洞河段時,螺旋槳突然被洪水沖下來的雜物纏住了,失去動力的船舶被洪水的巨大推力沖往下游。站在船尾的潘仁澤說:“船的速度太快了,要注意。”話音剛落,漁政執法船就撞在了清水江二橋的橋墩上,船翻了,船上多位工作人員落入水中。
事發后,其他工作人員先后被救起,潘仁澤卻永遠消失在了清水江。他的生命定格在29歲。
潘仁澤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因為父親體弱多病,他微薄的收入大多用在給父親看病、還房貸和生活開支上。潘仁澤失蹤后,他的父親哭著說:“仁澤從小就是個孝順懂事的孩子,六歲就跟我學栽秧,大學寒暑假回家,不論輕活重活都搶著干。他留給我們的念想太多了。”
2013年至2015年,錦屏縣連續3年被評為“省級平安漁業示范縣”,榮譽的后面飽含著潘仁澤和同事們的敬業擔當和辛勞付出。
在基層,漁政執法是個苦差:工作不分晝夜、危險系數高。白天要正常上班,非法捕撈往往都在晚上,接到舉報隨時要出動執法。說起同一個辦公室的潘仁澤,劉松眼含熱淚,“他做事情認真,我們經常加班工作,一接到任務,他常常是第一個趕到”。
錦屏縣平略鎮三板溪村支書周彰明說,潘仁澤給大家的印象是工作細致、能力強。“我們村80%的農戶在庫區搞漁業養殖,潘仁澤是駐村干部,他學的是水產專業,手把手教我們養魚技術,給我們的漁業生產幫了大忙。我們的網箱到哪里,小潘的工作中心就到哪里,有時進入庫區工作,他一來就是一兩天。他調走的時候,大家都舍不得。得知他去世了,我們都很心痛,很難過”。 (王新偉 吳秉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