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年來,錦屏縣通過創新提出“以木材換人才”“先建娃娃窩、后建鄉政府”的辦學理念,以實現“美優好樂”(即:城鄉校園一樣美、城鄉教師一樣優、城鄉教育一樣好、城鄉學生一樣樂)為教育目標,讓全縣171所中小學及幼兒園,35261名青少年兒童共享教育事業取得成果。
城鄉校園一樣美 自“十二五”以來,為進一步加快中小學、幼兒園布局調整進度和實現“新兩基”教育目標,錦屏縣通過政府投、項目爭、金融貸、企業墊、社會捐等多種方式,確保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圓滿完成教育“9+3”計劃各項建設工程,真正實現“校舍同質、設施同配、質量同優”的辦學條件均衡發展目標。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投入教育資金3.65億元,為全縣中小學征地擴容25.3萬㎡,新增校舍建筑面積26.5萬㎡,消除校園危房1780㎡,新增教師公租房310套,完成中小學校園塑膠運動場建設12個。
城鄉教師一樣優 近年來,錦屏縣通過積極開展“五大活動”(即:千名教師大家訪、師德師風大整頓、人民滿意教師大評選、學習心得大交流、突出問題大整改)和“三公競爭”(即:公開、公平、公正)的方式提拔任用中小學校長和中層干部126名,累計公開招聘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師409名,通過國培、省培五級聯動和對口幫扶(與浙江富陽)方式,共培訓教師552人;積極開展教師、校長輪崗交流鍛煉,年輪崗率達10.3%;高中教育連續9年獲得全州教學質量最高獎。
城鄉教育一樣好 多年來,錦屏縣積極推行中小學聯盟辦學模式,通過執行“六大制度”(即:管理互通、研訓聯動、質量同進、文化共建、項目合作、捆綁考核),開展“五項教育”(即:經典教育、養成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主題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后在各級中小學開設道德講堂、新勞動教育、體育大課間、勵志教育、藝術教育、科普教育、書香校園等學生特色教育,其中:城關二小臉譜繪畫藝術已成為“貴州省非物質文化花臉龍傳承基地”,新化小學舞獅表演已成為“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教育示范基地”。讓學生從小學會做人、學會感恩、學會奉獻、學會生存,有效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城鄉學生一樣樂 2011年以來,該縣已形成“公辦園為示范,社會力量辦園為主體,私人辦園為補充”的多元化辦園格局,基本實現鄉鎮公辦幼兒園全覆蓋目標,義務教育實現“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跨越發展,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同步實現“辦優錦中、辦大三中、辦活職中”的高中教育發展目標。截至目前,全縣共計挖掘申報專利52件,授權38件,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家,完成科技型企業籌備20家,共儲備各類科技項目32項,全縣科技人才總量達12432人,全縣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達31.84%,較2010年提升了25.7個百分點,位列全省第38位,躍居全州第2位。(鄧金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