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年來,錦屏縣高度重視傳統村落(含苗族、侗族、漢族古村落)保護與發展工作,根據縣情實際和各鄉鎮民族、村落、習俗特色,認真對照傳統村落申報條件,加大申報力度,成功打造一批傳統村落“生態家園”,其中:隆里鄉隆里所村、河口鄉文斗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彥洞鄉瑤白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雷屯村、茅坪村、控俄村、翁寨村、韶藹村作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申報村寨,正在審批。
為讓更多古村落盡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錦屏縣及時成立縣鄉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落實辦公場所、人員、經費,先后制定《2016年錦屏縣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實施方案》和《錦屏縣“十三五”期間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建設任務和工作目標,重點從傳統藝術、民俗技藝、人文典故、地域風情等非遺元素和村落建筑文化、農耕文化、生態文化等人文魅力方面加大發掘力度,為全縣開展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申報工作夯實基礎。
在規劃編制上,該縣委托專業規劃設計單位對隆里所村、文斗村、瑤白村3個傳統村落進行科學規劃編制,重點對核心保護區和新建開發區做好功能劃分,引導村民不搞大建大拆,提倡不在破壞中開展修繕,實現傳統村落既得“保護”又能“發展”。
在基礎建設上,根據錦屏縣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和建設要求(即:原汁原味、功能現代、設施完善),重點以村為單位,認真梳理村寨項目建設清單,建立健全項目庫和項目臺賬,按照“八有”目標(即:有文化廣場、體育運動場、醫療衛生室、幼兒園、科普圖書室、村級活動陣地、村務信息公開平臺、停車場),助推路、水、電、訊、房、寨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向傳統村落延伸,進一步加快傳統村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進度。
在政策支持上,錦屏縣通過合理整合住建、財政、農業、扶貧、發改、環保等各類民生項目資金,對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項目建設融資貸款,實施市場化運作等方式,解決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籌資難題。2014年以來,該縣先后得到國家住建部、中央財政、農村環保等部門扶持資金510萬元,獲得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融資貸款4060萬元。(鄧金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