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金寨是大同村一個大的片點,距村里5公里,總人口不到400人,三年前,這里仍然是泥巴路,群眾出行極不方便,村民叫苦連天。可是現在呢,不但這里有了自己的水泥路,而且還通到自家門口,晚上玩寨不需再用打手電銅,不再為夜路黑而擔心了,太陽能燈都安裝在村民家門前,說到這里,住在寨里吳厚坤支書喜笑顏開地如是說。
晚上,從村對面遠處錦所村的高山頂府視往下看,一盞盞太陽能燈靜立在公路兩邊上,2.5公里長的路亮堂堂的,猶如像齊舉著火炬的排排士兵,像夜暮中綴列的點點星辰,像森林里成隊浮蕩的螢火蟲,像霄漢繁星,似柩前靈燭.亮江兩岸大同、平陽、錦所三個村所有的太陽燈連成一片,閃閃爍爍,就像城關郊區不夜城,照亮了這里群眾的出行路,也扮靚了美麗的侗家村寨。
筆者從大同鄉財政所了解到,今年大同村已完成風雨橋、議事長廊、六角亭、門樓、停車場、太陽能路燈、公路硬化和籃球場等共13個民生項目,比原計劃提前完成三個月時間,目前已實際完成項目資金222.74萬元,比原設計210萬元,多出12.74萬元。
一項項公益事業民生項目快速落地大同村,現在村里人年青人有自己體育健身場所后,不再跑去學校跟學生搶操場打球了。天氣好時,不時看見,老爺爺、老奶奶三二結對,都來到風雨橋休閑,有說有笑,真是方便極了,村前停車場可戶用了,遠方的客人不再為到地因停車而煩惱.村里各項民族基礎設施一項項建起來,讓群眾看到真正國家政策的惠民,這正是當地政府加快讓國家民生項目在村里快速落地,從而讓村里老百姓生活更加方便,使群眾幸福指數大大提高,現在說到民生,村里群眾樹起大母指,他們的臉蛋更紅光了。(龍令章 姜巨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