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黎平縣深入學習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講話精神,聚改革之氣,蓄創新之勢,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更好地支撐全縣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科技創新環境逐步改善。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一系列推進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制度性保障。積極構建“產學研合作”機制,分別與浙江農林科技大學、南開大學、中南大學、江西林科院、貴州農科院、黔東南州農科院等州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簽訂了科技合作協議,有力推動我縣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應用。
二是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十二五”期間,全縣組織申報科技項目52個,立項31個,立項資金1067萬元;完成專利申請222件,授權164件;鵝掌楸苗木培育關鍵技術”等4項科技創新成果分別獲黔東南州科學技術獎;“黎平茯苓”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5年“縣域經濟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驗收合格,我縣被列入省級知識產權試點縣。
三是科技型企業持續發展。全縣獲省級備案的科技型企業48家,省級創新型企業3家。省級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2家、省級中小型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1家。
四是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自2013年成立黎平縣科技特派員聯席會議制度以來,科技特派員由2011年的26人增加到2015年的184人,其中外聘科研院所專家(教授)11人,“三區”人才12人,本土技術人才161人,為我縣農村經濟、基層創業就業打下人才基礎。(楊秀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