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1月11日(農歷10月12日)黎平縣德順鄉將在地青侗寨舉辦首屆鄉村旅游文化節暨地青村首屆魚凍節。
此次節慶為村民辦節,活動圍繞“吃、行、游、購、娛”五方面,內容包括寨門迎賓,斗畫鹛比賽,重走長征路,暢游魅力侗寨古樹群,體驗農家樂,品魚凍長桌宴美食,嘗特色食品,樂購在侗寨,稻田捉魚、田間捉蚱蜢(未定)、背40公斤稻谷負重賽跑,聽天簌之音,賞享民族歌舞等一系列豐富多彩民風民俗活動。
地青村文化廣場
地青侗寨
據了解,“魚凍節”是當地群眾一年一度的傳統祖宗節,石氏“魚凍節”為每年農歷十月十二日舉行。石氏侗家人于每年魚凍節的前一天,就從田里捉回鯉魚,到晚上將鯉魚整個放進用西紅柿等熬成的酸湯沸水鍋里煮熟,并加入新鮮豆腐、冬瓜、鹽、味精和其他佐料煮透,連湯擱置到次日冷卻凝凍,即成“魚凍”。節日盛宴上,以魚為主,還輔其他美味佳肴。地青吳氏、王氏等姓氏人家都有各自的魚凍節日。節日期間,主人都要邀請親朋好友、客人聚餐吃魚和參加唱歌跳舞等活動,男女青年借機行歌坐夜談情說愛找伴侶。據了解,地青每年魚凍節,游客車輛排成約1公里長,有近5000人參加魚宴活動。
地青是黎平縣一個擁有國家森林公園景區、中國傳統古村落、省級魅力侗寨和紅軍長征經過之地“四重身份”的村寨。這個600多戶有著幾百年歷史的侗寨至今流傳吳勉“倒栽杉”、紅軍長征軍民情的故事,沿襲著“沒有蚊子的侗寨”之傳說……
地青寨門
紅軍長征經過的鼓樓
紅軍長征飲用的水井
據記載,1934年12月12日,中央紅軍從湖南通道分兵兩路進入黎平,左路第三、五、八軍團和中央軍委一、二縱隊從湖南通道播陽,途經黎平德順鄉平甫、地青侗寨,于當月的14日-17日進入黎平縣城。據當地群眾介紹,中央紅軍長征途經地青時曾在平甫至地青的青石板路上作短暫停留休息,一路走來,紅軍戰士紀律嚴明,不擾民不犯民,這條青石板路后來被當地群眾稱為“紅軍路”,現保護完好,約長3公里。據說,當年紅軍還有傷員寄養在地青侗寨。
地青侗寨是黎平縣國家森林公園太平山景區重要景點。太平山景區景點有寶頂觀日出、太平山竹海、銀盤溝、龍安高寨大塘、太平山48座寺廟遺址群等佛教文化古跡。相傳民國初年,山上僧侶一夜消失,48座庵堂蕩成廢墟。現庵堂留存遺址,殘磚碎瓦,靜臥林間。所有這些……等你來探秘。(姚進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