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雷山縣為貫徹落實《國發2號文件》關于“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服務水平,著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線路。建設黃果樹、荔波、梵凈山、雷公山等精品景區”文件精神,推動“全域旅游化、全縣景區化”旅游發展進程,6月28日,雷公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開工儀式在雷山縣丹江鎮烏東村舉行,標志著雷公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式開工。
該項目位于黔東南州雷山縣雷公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同時位于雷公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和黔東南苗嶺國家地質公園雷公山園區內,距省會貴陽216公里,距雷山縣城32公里。項目分布在雷公山國家森林公園的苗嶺之巔景區、烏東景區、響水巖景區,主要建設內容有:苗嶺之巔景區的游客服務中心、空中棧道、吊橋;烏東景區的烏東村苗寨風情村建設(游客服務中心、苗族銀飾鍛制和苗族剪紙體驗店、客棧、餐館、特色商店、展覽館和蝶母廟等);響水巖景區的響水巖游客服務中心、觀景臺、大塘灣游客服務中心、七公里入口區改造等;陶堯片區的陶堯旅游文化小鎮建設(歡慶大道、祭祀廣場、旅游集散中心、商業文化街、文化休閑區等)。
項目建設期預計3年,到2019年8月份竣工驗收,項目總投資13.58億元。建設單位為雷山縣雷公山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一期計劃投資約2億元,計劃在今年10月全面建成。
近年來,雷山縣先后投資1800萬元,完成了雷公山旅游景區第一次開發。2013年,雷山縣建成黃里坳至烏東雷公山路口旅游公路,景區移動、電信、聯通全覆蓋,特別是凱里至雷山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得游客與雷公山旅游景區的時空距離迅速縮短,為雷公山旅游景區在開發創造了良好條件。隨著雷公山山地自行車挑戰賽、環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國際挑戰賽等國際賽事的成功舉辦,雷公山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進一步提高,游客規模逐漸增多,2015年游人規模達50多萬人次。(余國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