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者來到雷山縣永樂鎮,隔著永樂鎮中心鎮河流,兩岸山地丘陵綿延不斷,一山一片梯田綿延展開一片片金燦燦的稻谷海洋,各村寨家家戶戶搶抓好天氣,抓緊趕早把稻谷收成歸倉,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收割機踏著金色的稻浪在田間忙碌穿梭,隆隆的機鳴聲仿佛告訴人們這是一個豐收年。
田間成熟待收割的稻谷
在永樂鎮從木村,作者遇到匆忙趕著趟兒出門收割的楊女士,她笑嘻嘻的告訴作者,“今年稻谷種子優質,外加遇上了好天氣,稻谷顆粒飽滿,整個莊稼都有大收成嘍!現在實現機械收割,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還提早完成秋收,不像以前,十來天秋收未完成,稻谷早已霉爛掉。”
據了解,永樂鎮良好的氣候條件為當地發展水稻種植提供了優勢,可濕熱的氣候條件,容易導致來不及收成歸倉的稻谷霉壞掉。而永樂鎮的地形條件制約了當地的交通發展,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交通不便,機器進不了村,成了制約當地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著“村村通”工作開展和硬化路工作實施,永樂鎮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村村有硬化路的目標,改變了交通不便的歷史面貌,不僅機器進得了村,農村實現機械化運作,也打開了通往山外面的致富路。
如今,永樂鎮緊緊抓住“十三五”發展機遇,以守住綠水青山的工作要求,加強基礎設施和小城鎮建設,實施精準扶貧項目,以實現精準脫貧目標,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從“輸血”向“造血”功能轉化“扶真貧”。近來,永樂鎮積極發展稻田養魚、梅花鹿養殖、養牛、養豬等產業,以推動農村經濟和個體經濟發展。(王其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