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大雷山縣苗族刺繡技藝文化傳承力度,提升苗族婦女在脫貧攻堅戰中的半邊天作用,雷山縣扶貧辦邀請貴州苗疆錦繡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雷山縣俏姑民族工藝開發有限公司、雷山雙面苗繡國花披肩服裝有限公司、雷山縣錦雞繡業有限公司、雷山縣阿妮繡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重點實施以“苗族特色手工刺繡”為主的雙面繡、織錦繡、平繡、貼花繡、雙針繡、噴花、鄒繡、盤繡等苗族特色傳統技藝培訓工作,進一步發展壯大了雷山民族手工藝產業,豐富和完善雷山特色手工藝品市場,較好地解決了農村富余婦女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創業問題。縣扶貧辦按照“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人”的扶貧思路,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主基調、主戰略和縣委、縣政府“生態立縣,文化興縣、旅游強縣”的發展戰略,以創建全省扶貧開發攻堅示范縣為契機,助推“百萬農民工創業就業工程”、扶貧攻堅“雙十工程”、全省“五個100工程”實施步伐。五年來,共舉辦18期“苗族民間技藝刺繡”培訓,培訓繡娘873人,增收效果顯著。
通過培訓,部分有刺繡技藝的貧困婦女又重新把丟掉的繡花針撿起來,并初步了解了市場需求,進一步提高了審美觀,養成良好的刺繡習慣,還和縣內部分傳統文化企業建立起了合作共贏的關系,為家庭增收走出了一條新路子。目前,全縣有200余名優秀學員成為了縣里的民族民間手工藝產業的骨干力量,并與雷山縣俏姑民族工藝開發有限公司、雷山雙面苗繡國花披肩服裝有限公司、雷山縣錦雞繡業有限公司、雷山縣阿妮繡業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簽訂了長期產品供銷合同,擔負起了各企業在農村基層手工協會中的質量監督管理職責,同時還在各自的村寨中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牽頭建立了手工產品合作社,帶動其他的苗族家庭婦女從事苗繡產品生產,很好地促進了增收減貧工作。例如西江鎮大龍村的28名繡娘與雷山雙面苗繡國花披肩服裝有限公司簽訂了產品長期供銷合同,有力地助推了28個貧困家庭的脫貧步伐。2016年,陳榜長、楊歐往、楊鬧委等14個繡娘的共出售苗繡手工產品17張,獲得銷售收入41000元,繡娘人均純收入達2000元以上。
五年來,在繡娘群體的“傳、幫、帶”和合作社的引領下,全縣初步形成了“打造西江苗族手工刺繡和銀飾加工,打造丹江苗族手工刺繡和蘆笙制作,發展郎德、望豐、方祥、大塘、達地、桃江為手工刺繡村寨”的富有苗疆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格局,并逐漸實施了民族民間手工業與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良性互動。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全縣農村婦女每年生產出各類苗繡產品和苗族傳統服飾70多萬件,銷售收入近億元,有力地助推了全縣減貧摘帽的步伐。(趙仕平 李玉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