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西南有座香爐山,巍巍挺拔
黔東南……石梯直抵天門檻,仙女阿碧下凡間,開創民族和諧篇,六月十九爬坡節,歌山人海聯姻緣……”。朗朗上口的香爐山民謠,在民間不停地傳唱。
7月22日,將拉開一年一度的香爐山“爬坡節”序幕,舉行為期三天的傳統民間活動。因“巧遇”
黔東南州60周年慶祝活動,今年與以往有所不同,將結合州慶,加大傳統民間活動匯演,屆時,會有斗牛、廣場舞、山歌對唱等比賽項目;相同的是一碗碗農家自釀的純米酒,一首首悠揚動聽的苗歌,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技藝表演,香爐山總會讓游客們乘興而來,滿意而歸。歡迎四海賓朋光臨!
香爐山擁有豐富的人文和自然資源,尤其以苗族歷史文化、地方習俗、民俗節慶等較為突出,是開展民族文化、宗教旅游和民俗旅游的重要載體。有著“黔陽第一山”、“天下第一香爐”的美譽,因四面懸崖絕壁,疊壘三層,集神、奇、險、壯為一體,因形似香爐而得名。
相傳,古時候天上的仙女阿碧與人間的后生阿補曾在香爐山上幽會,生下女兒阿彩,后來,阿碧上天了,阿補也在阿彩十六歲那年乘著煙云上天與阿碧相會,阿彩獨自一人,便在山上唱起歌來,阿彩的歌聲清脆、甜蜜,引得人們紛紛上山,其中一個叫阿星的后生第一個爬上山頂,把阿彩抱了起來,爬上山頂的人們都圍著阿星和阿彩跳起舞、唱起歌來,這天正是農歷六月十九日。后來,人們為了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好伴侶,每年六月十九都爬到半坡或山頂唱歌、跳舞,便形成了以男女青年“游方”為主要內容的香爐山爬山節,也就此留下了每年農歷的6月19 至6月21舉行“爬坡節”的傳統。(蔣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