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剛買的車,今年6月3日審車時卻被告知車架號不符審不了。”8月2日,家住麻江縣的文先生致電本報黔南新聞熱線稱,一年前他在貴陽永興汽車貿易有限公司黔南分公司買了一輛解放牌輕卡,商家包上戶上牌……所有的手續都過了。如今卻突然成了“問題車輛”,面臨無法年審、無法上路行駛的苦惱。之后,他找到商家解決此事,對方雖然答應解決問題,但到目前卻始終沒有消息。
買車時商家包上戶上牌
“買這輛車時共花14萬元左右,當時還貸款了8萬元。”文先生說,2015年6月,他在貴陽永興汽車貿易有限公司黔南分公司買這車是為了給一些養殖場、企業等拉貨物賺錢養家。
文先生說,當時買車的時候先付了2萬元定金,余款是賣車的商家辦完上戶上牌等手續后才支付的。當時只用了10天左右,就把上戶及上牌的全套手續辦好了。
記者在文先生出示的購車合同上看到,車輛提取時間為2015年6月20日,所購買的車輛,商家包含辦理上戶、營運證、營運交強險等。
審車發現車架號問題
今年6月3日,文先生到都勻市公安局交警大隊車輛管理所去審車,檢查時,民警說行車證上的車架號與所購買車輛的車架號不符,之后車輛不僅沒有審成,而且行車證也被扣了。
文先生說,從民警調取車輛檢測的監控視頻看到,車架號就軋在鐵板上,但顯然與注冊登記機動車信息欄的車架號不吻合。
為了這事,文先生在該公司和車管所之間來回奔波多趟,車輛年審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采訪中,記者也發現文先生所提供“注冊登記機動車信息欄”上的車架號和車輛出廠時的車架號不吻合。
“車架號不是原廠號,都不知道當初怎么能上戶的?”文先生不解,為了搞清楚,他又到該公司,找到該公司一名俞姓經理,對方稱把車輛放在公司,之后他們一定會為他解決好審車問題,就這樣一天推一天,從6月份一直推到了8月,車輛還是沒能年審。
先審車后談補償問題
8月2日,記者跟隨文先生來到貴陽永興汽車貿易有限公司黔南分公司了解情況。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文先生的車,一般1個月就能處理完成,但是這件事確實比較特殊,并多次表示所涉及的行業關系比較復雜。
同時,該負責人也說,他們公司前不久就已開會協商處理文先生的車輛年審問題。主要是這段時間又在忙展銷會,所以被耽擱了。隨后,該負責人表示將在8月5日解決文先生車輛年審問題,之后也將和文先生協商因審車期間,車輛無法運營導致損失的補償問題。(吳文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