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10日(農歷二月初二),廣西、貴州數萬侗族、苗族、壯族群眾聚集梅林江邊,放聲高歌,歡慶一年一度的“二月二”花炮節。
梅林侗寨位于廣西三江縣和貴州
從江縣交界處,距
從江縣城9公里,梅林鄉是侗、苗、壯、瑤、水等少數民族聚居區。都柳江連接著兩省區、都柳江水滋養著兩岸數十萬少數民族同胞。同飲一江水,同跳一支舞、同唱侗族大歌將兩省區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蘆笙節、吃相思、花炮節等豐富的民俗民間活動,成了將兩省區各族同胞增進友誼的紐帶。
黔桂兩省區少數民族群眾在江邊跳蘆笙舞
黔桂兩省區少數民族群眾在進行侗族“抬官人”
黔桂兩省區少數民族群眾在江邊賽歌
據介紹,花炮節是侗族百姓自發組織的民俗活動,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悠揚的蘆笙中,侗族大歌此起彼伏,穿著盛裝的各族人民以歌傳情會友。
花炮節是一項比智慧、比技巧、比膽識、比力量、比團結的民間民俗活動。民間認為,搶花炮是為了圖個吉利,據說哪家搶到花炮,當年哪家就會幸運降臨、人丁興旺、財運亨通。故此花炮共設三炮,一炮象征官運,叫金龍一炮;二炮象征財運,叫玉龍二炮;三炮象征鴻運,叫銀龍三炮。
黔桂兩省區少數民族群眾在江邊賽歌
黔桂兩省區少數民族群眾在江邊賽歌
黔桂兩省區少數民族群眾在江邊“多耶”
黔桂兩省區少數民族群眾在江邊搶花炮
花炮為一直徑約5公分的小鐵環,鐵環用彩色絲線纏繞,比賽時,把鐵環置于裝滿火藥的鐵炮口上,點燃鐵炮后火藥沖力把鐵環送上高空,落下后即是人們要搶的花炮。吉時一到,主持人就立即發出指令,在鞭炮聲中“轟隆” 的一聲巨響,花炮環便被送上了天空。各搶花炮隊伍虎視眈眈,個個摩拳擦掌,一旦發現彩環落地,猶如離弦之箭,撲向目標,展開一場你爭我奪的大決斗,搶花炮場面異常激烈。(梁全成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