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質量是生命,標準是關鍵,高標準決定高質量。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黔東南州把標準作為提升質量、打通流通貿易壁壘門檻、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加快標準體系建設,促進我州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增加標準供給。落實國務院、省政府標準化改革方案和行動計劃,制定《黔東南州深化標準化改革實施方案》,改革企業標準備案,開展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目前我州網上自我聲明公開備案數41個,減輕了企業負擔,釋放了創新活力。用好在地方標準制定上的職能,滿足我州產業發展、民生保障、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業等領域對標準的需求,不斷提高標準供給質量和水平,倒逼企業技術進步。
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在大數據、大健康、山地旅游、白酒、煙草、茶葉、精品水果、中藥材、特色食品、民族工藝品、化工等具有競爭優勢的領域爭取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和修訂。積極組織推動我州企業和各類社會組織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及時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專利轉化為標準,促進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目前,黔東南州參與制訂的國家標準1項,省、州地方標準180項,其中農業113項,旅游服務業26項,扶貧工作2項。凱里市鑫泰熔料有限公司參與制訂了國家標準《水處理劑用鋁酸鈣》(GB/T29341-2012),填補了行業標準空白,提升了企業的知名度。我州制定的地方標準《黔東南苗族銀飾》(DB52T 760-2012)和《黔東南苗族刺繡》(DB52T 761-2012),填補了國內標準空白,打造了我州特色民族品牌,苗族銀飾、刺繡品牌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
加強標準運用和推廣。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州各類標準,提高準入門檻。以特色優勢產業、新興產業為重點,支持企業積極采用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等先進標準,指導企業加快建立《企業標準體系》,加強技術改造升級,推動產品質量從低檔逐漸向中高檔發展,提升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以國家、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等為載體,以蔬菜、茶葉、烤煙、精品水果、中藥材等為重點,大力推進標準化種養植和加工。目前,我州建成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5個、省級6個、州級9個,在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4個、省級11個,我州標準運用和推廣不斷加大,有力促進了我州特色產業轉型升級。(蔣文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