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現在看來是很普通的生活,可在60多年前,對黔東南人民來說,仿佛是神話傳說。就在1970年“八一”到來之際,上級軍政領導來檢查工作,舉行文藝演出,演出現場出現4次停電。
能源豐富,電力缺乏,這是黔東南發展的一個現實。黔東南境內河流眾多,有大小河流2900多條,全州多年平均地表水年徑流量191億立方米,地下水平均年地流量26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210萬千瓦,可開發量125萬千瓦。作為州內的幾大河流,能源卻在日夜的浪費,當地百姓,60年前靠點松脂樹枝照明。
曾幾何時,接近于零開發的清水江,一刻不停不舍晝夜東流。作為我州境內的主要河流之一,清水江水能雖十分豐富,卻一直沒能造福這片神奇的土地,令人扼腕嘆息。
60年來,依靠黨和國家的一系列優惠政策,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號角的吹響,三板溪改變了幾千年的沉寂。2002年7月,作為國家西電東送“十五”重點工程總投資61.5億元、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的三板溪水電站建設拉開了序幕。三板溪電站位于我州境內的清水江中段,壩址在錦屏縣的平略鎮,距其縣城25公里,處于規劃建設中的沅水15級大中型電站的第二級。該電站具有多年調節性能的電站,開發的任務是發電和提高下游電站的效益,兼有防洪、灌溉、養殖、旅游和航運等綜合效能,發電廠年產電能24.28億度,每年還可增加下游梯級電站發電14.7億度。庫區主干航道總長114公里,支干航道合計長度80多公里。庫區20年一遇洪水從三板溪大壩沿干流回水至規劃待建的革東電站壩址處的五河村,長度為120.9公里,壩址以上流域集雨面積11051平方公里。
高峽出平湖,當驚世界殊。三板溪大壩建成后,仰阿莎湖成了我州境內最大的湖泊,在水庫達到正常蓄水水位475米后,最大壩高185.5米,水庫庫容40.94億m3,蓄水深度將有55層樓房高,形成79.56km2的遼闊水域面積,比清鎮著名風景區紅楓湖還大,成了貴州第一大人工湖。景區植被覆蓋良好,風光旖旎,河寬魚鮮,前往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多,其旅游開發等綜合效應開始凸現。電站于2006年7月投產發電。
捷報頻傳,當年實現發電量1.33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2549.11萬元,交納增值稅370.38萬元。
緊接著發電一路飆升到5.3億千瓦時……
三板溪水電站,在次年2月份發電超額完成41%,增加了下游各級電站的發電量,發揮龍頭電站效能,為最大限度地利用清水江水能資源作出了貢獻。
三板溪電站還極大提高中游安江河段和下游常德、益陽、桃源以及洞庭湖區的防洪能力,使防洪標準由當前的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
繼三板溪水電站之后,在我州錦屏縣境內又開發了掛治水電站。掛治電站壩址在平略鎮境內,上距三板溪水電站18公里,下離錦屏縣城7公里,是三板溪水電樞紐的反調節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是海拔322米,最大壩高44米,水庫淹沒區總面積3.6平方公里,相對蓄水庫容0.59億立方米,發電廠裝機容量15萬千瓦,年產電能4.02億度,回水位長度17.7公里。使得清水江的水電得到了更好的應用,將清水江水能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實現了開發清水江的戰略設想。使得我州在利用清潔能源,地方財政的收入邁上新臺階。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白市水電站在我州天柱縣白市鎮建壩址。上距錦屏縣城51公里,下離白市集鎮僅2.5公里。2008年3月18日獲國家發改委核準,于2010年底建成投產。水庫總庫容6.87億立方米,發電廠裝機容量42萬千瓦,年產電能12.36億度,電站于2013年4月投產發電。
上述電站壩址在我州境內,托口水電站壩址雖然不在我州境內,但是由于壩址位于湘黔邊界的湖南省洪江市托口鎮下游3.5公里處,其中淹沒涉及我州境內的天柱縣甕洞、白市、江東3個鄉鎮20個村69個村民小組,有移民5949人。
清水江上還有多年平均發電量為1445萬千瓦時的凱里清新水電站等眾多中小型電站,梯級電站的建設使得清水江流水得到了多次的利用。
60年來,黔東南電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發展,全州的水電建設遍地開花。請看這一組數據:
——2003年9月,多年平均發電量為357萬千瓦時的岑鞏縣三蹬坎水電站開工建設。
——2004年12月,多年均發電量為4700萬千瓦時的劍河縣南東水電站開工建設。
——2005年,裝機容量為7.5兆瓦的榕江縣永福水電站通過竣工驗收。
——2006年1月,裝機容量為25兆瓦的臺江縣巖寨水電站開工建設。
——2006年4月,多年平均發電量為1738萬千瓦時的從江平中加平水電站發電試運行。
——2006年11月,多年平均發電量為989萬千瓦時的岑鞏縣新興水電站投產發電。
——2006年11月,多年平均發電量為1766萬千瓦時的三穗縣平壩水電站開工試運行。
——2006年12月,州發改委對裝機容量為7.5兆瓦的從江縣翠里二級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和設計進行批復。
——2007年2月多年平均發電量為2731萬千瓦時的從江令里水電站發電試運行。
——2007年7月多年均裝機容量為1兆瓦的雷山方祥一級水電站發電試運行。
——2007年8月,多年平均發電量為3217萬千瓦時的榕江三軍巖水電站發電試運行。
——2007年11月,多年平均發電量為936萬千瓦時的榕江門檻灘水電站開工建設。
——2007年11月,多年平均發電量為573萬千瓦時的榕江平江水電站開工建設。
——2007年12月多年平均發電量為1207萬千瓦時的岑鞏縣三層洞水電站投產運營。
——2008年5月,多年平均發電量為1580萬千瓦時的榕江料里水電站發電試運行。
——2008年6月多年均發電量為3401.5萬千瓦時的鎮遠背灘水電站竣工驗收。
——2008年6月多年均發電量為3599萬千瓦時的鎮遠鋪田水電站竣工驗收。
——2008年8月,裝機容量為4.8兆瓦時的錦屏三蹬坎水電站發電試運行。
——2008年9月多年均發電量為2322萬千瓦時的鎮遠大王灘水電站竣工驗收。
我州中小骨干電站燦若群星,這是我州水電建設的輝煌成就,也是我州能源建設的鏗鏘步伐。
60年來,在抓大水電的同時,我州也把小水電作為清潔能源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抓手來抓,我州在全州各市、縣建成了一批農村小水電站。據統計,全州農村小水電已建、在建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16.12萬千瓦,占可開發量的80%。
在歷史長河中60年不過就是一瞬間。在黨的領導下,這60年,我們實現了以前不敢想的夢想,水電利用實現了跨越發展,黔東南舊貌換新顏。
60年來,我州水電建設奏出了積極探索、成績卓越的時代強音,一座座發電站屹立潮頭,以水電為主,風能等多能互補的新型能源體系全面建成,我們從能源大州向能源強州挺進,清潔水能已成為我州新的生態名片。
60年,黔東南能源水利建設,我們攬來日月,照耀自治州秀麗山川,鑄就了歷史輝煌的新篇章!(龍傳永 王道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