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 2016年9月23日貴州省第七屆“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在美麗黔東南州府所在地凱里隆重舉行。本屆開放日主題是“農業普查 福到農家”, 全方位聚焦當前備受社會關注的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省統計局局長任湘生,黔東南州委副書記、州人民政府州長馮仕文,貴州省統計局總統計師彭龍 ,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總隊副總隊長唐曉川,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總隊副巡視員王渝,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楊錦春,凱里市委副書記、市長羅杰,黔東南州統計局副局長(主持工作)吳海平,國家統計局黔東南調查隊隊長張智等領導出席活動,貴州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總隊、黔東南州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黔東南調查隊、凱里市統計局有關工作人員,黔東南州、凱里市“三農普”成員單位,基層普查員代表等有關人員參加開幕式。
活動開始,馮仕文代表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向貴州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總隊長期以來對黔東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參加此次活動的同志表示熱烈的歡迎!對貴州省第七屆“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
馮仕文指出近年來,黔東南州統計工作在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總隊的關心指導下,在服務地方中心工作、提高數據質量、加強統計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全州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積極作用。
同時,馮仕文對黔東南州2016年上半年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介紹。并對農業普查工作的重要性進行強調,指出農業普查是涉及我州200多個鄉鎮、3000多個行政村、100多萬農戶和400多萬農村人口的大型國情國力的調查活動,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技術新,任務繁重而艱巨,并表示全州各級、各部門將以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對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踏實的工作作風,堅定信心,克服困難,開拓進取,確保高質量完成這次農業普查工作任務,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活動中,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省統計局局長任湘生作講話。
隨后,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總隊副總隊長唐曉川接受多家媒體采訪。對記者提出的關于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的目的和意義、農業普查的對象、普查開始時間、遙感和移動數據終端以及此次普查和前兩次普查區別等問題進行解答。唐曉川說: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目的是查清農業、農村、農民基本情況,全面掌握農村土地流轉、農業生產、農業勞動力、農業基礎設施、農業機械化和信息化、農業生產結 構等情況,弄清家庭農場、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公司+農戶”“互聯網+農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經營模式的數量、種類、及經營狀態及發展變化趨勢,準確反映農村發展新面貌和農民生活新變化,為科學制定“三農”政策、促進農業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可靠依據。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沖刺階段,進行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獲取的資料既是對“十二五”時期“三農”發展成果的檢驗,又作為“十三五”規劃開啟的基礎,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農業現代化、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但可以全面摸清我省農業農村發展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制約因素,而且有利于找準我省的重點和著力點,及時調整、完善適合貴州省情的農業農村政策。之后,媒體記者還未普查員進行采訪。
根據安排,此次開放日進行了現場巡展、無人機展示、展臺宣傳、展板展示、掃一掃、答一答贈獎品等活動。設立國務院三農普宣傳畫、三農普綜合試點、三農普農作物面積遙感測量、統計法律法規、黔東南州“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成就、凱里市“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成就等展板共計18塊;設置統計宣傳臺、三農普咨詢臺、遙感測量展示臺、三農普資料臺、征求意見臺等展臺5個;開展掃一掃、答一答贈獎品活動發放禮品1500分;積極發放宣傳資料,約50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1000余人次。吸引大量群眾,咨詢三農普和統計相關知識內容。通過展板宣傳、無人機展示、宣傳資料發送、群眾互動贈獎品等活動形式,全方位展現了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內容、統計及法律法規知識、遙感測量技術、農業普查服務對“三農”發展的重要作用及黔東南州和凱里市“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取得的成就。
活動前期,任湘生和馮仕文還參觀了第三次農業普查和黔東南州“十二五”時期經濟發展情況及成就等展板。
此次活動受到了社會各屆的熱烈歡迎,進一步提高了廣大群眾對統計知識和農業普查的認識。
本屆統計開放日活動由貴州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總隊主辦,黔東南州人民政府支持,黔東南州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黔東南調查隊承辦,凱里市人民政府協辦。貴州省電視臺、貴州日報、貴州都市報、多彩貴州網、黔東南州電視臺、黔東南日報等媒體對現場活動進行跟蹤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