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造百億元苗侗民族醫藥產業。到2017年,全州力爭苗侗民族醫藥產業產值達到30億元,到2020年力爭苗侗民族醫藥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以上,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
二是扶持苗侗民族醫藥創新發展。從苗侗民族醫藥體系、產業發展布局、藥材種植基地、企業品牌培育、醫藥研發、制造能力提升、市場體系建設、服務體系建設、健康旅游服務、招商引資、傳承保護、資源開發利用、苗侗醫藥文化、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全力扶持苗侗等民族醫藥產業化發展,打造中醫藥苗侗民族醫藥強區。
三是推動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發展。大力實施中醫藥民族醫藥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引進、中醫藥特色建設、科研、文化內涵建設、養生保健服務六大工程建設。全面構建中醫民族醫醫療服務體系,加強民族醫醫師培養認定和民族醫藥理論體系研究,制定中醫藥民族醫藥產業發展規劃、放寬中醫藥民族醫藥服務的準入條件,支持中醫藥民族醫藥相關產品的研發、制造和應用,到2020年,力爭在全州實現人人享有中醫藥苗侗民族醫藥服務的基本目標,為建設健康黔東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