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黔東南州實施一年兩季綠肥免耕免壓種植技術面積達8000畝,其中施秉縣實施有5000畝,三穗、榕江、凱里等地有零星種植。一年兩季綠肥免耕免壓種植是黔東南州土肥站與施秉縣土肥站探索實施的技術,該技術主要是年前利用黔東南10月小陽春的氣候特點,搶抓秋雨前免耕撒播綠肥種,畝播種量比翻耕撒播增加0.5~1公斤,要確保撒播均勻出苗整齊,霜凍后田間雜草枯死,畝用尿素4~5公斤進行綠肥年前追肥,次年5月上、中旬當綠肥葉子50%枯萎自然腐爛時,及時免耕撒播夏季綠肥,即本地爬山豆或黃豆、飯豆,每畝用種量2.5~3公斤,力求做到撒播均勻,當到小暑后,夏季綠肥已全部覆蓋整個果園地面,在高溫、高濕條件下加速了上季綠肥的腐爛。10月中、下旬正直本地爬山豆盛花期,也是秋季綠肥播種的最佳時節,每畝用箭舌豌豆或光葉紫花苕4~5公斤均勻免耕撒播于爬山豆田間,隨后用背扶拭割草機把爬山豆㐅割均勻鋪撒在田面上,10~15天即可出苗,來年開春綠肥植株封田后,上季綠肥自然腐爛,以此循壞。
通過一年兩季綠肥免耕免壓連續種植綠肥,土壤肥力性狀得到改善,為實現綠肥低碳農業生產、土地休耕、耕地保護性耕作提供了科學依據。該技術不僅解決了園地雜草生長和農村勞動力缺乏以及綠肥翻耕翻壓成本等問題,而且提高了園地的土壤墑情減少了伏旱的危害,同時園地土壤質量也得到了提高。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