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抓規范重扶持,不斷推動民辦養老機構的良性發展。對民辦養老機構實行鼓勵發展、政策扶持、規范管理、加強監督、提供服務的工作方針,引導其健康發展。據統計,全州民辦老年福利機構共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共有床位300多張,逐步成為推動我州老年福利機構發展的重要力量。實行“民辦公助”,促進助社會養老機構發展。從2014年起,按照每張養老床位每年補助1000元的資金,用于扶助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設施建設、設施設備購置、房舍改建維修、醫療康復設備購置等,使我州民辦養老機構有了較明顯的提高,老年人普遍反映較滿意。為進一步加快社會福利事業發展,扶持民辦社會福利機構建設,十三五期間,我局積極起草《黔東南州民辦福利機構資助管理辦法》并積極向州委、州政府匯報,爭取下發貫徹。辦法將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了對民辦社會福利機構的扶持力度,通過運營資助和新增床位資助等方式促進民辦福利機構發展。探索推行“公建民營”,整合社會資源為老年事業服務。為更新公辦福利服務機構的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模式,我州有正在探索推進公辦養老機構采取公開招標,由一些有管理經驗、服務質量比較好的民辦機構來經營。如凱里市中心福利院三期建成后,引進民辦機構經營,建成老年公寓,由民辦機構的負責人當院長,引進先進社會經營管理和服務模式。通過“公建民營”運作模式,既轉變政府職能,又充分利用了現有資源,減少政府在福利機構建成后的后續投資和人員經費等經濟壓力。
三是抓基層求創新,不斷滿足社會對養老服務的需要。大力推進居家養老服務,不斷拓展養老服務內容。 機構養老難以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社區居家養老成為當今倡導的主要養老模式。經過幾年的大力發展,目前,我州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服務載體多元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格局。扎實推行“星級敬老院”創建,助推農村養老服務機構上臺階。為提高敬老院管理服務水平,我州深入開展了“星級敬老院”規范化創建工作。目前,獲得省級五星級1所,四星級8所,三星級18所,二星級8所,獲得星級敬老院占總數的24.8%,創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從江、黃平兩縣還出臺了《敬老院管理暫行辦法》。丹寨揚武敬老院被授予“全省十佳敬老院”榮譽稱號,丹寨縣榮獲全國農村五保供養先進縣稱號等。原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在丹寨縣揚武敬老院視察工作時,贊譽該院是他到貴州工作后看到的最好的敬老院。2015年全州有12所敬老院被評為三星級以上敬老院,得到了民政部宮蒲光副部長、省民政廳丁治學廳長等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2016年元旦春節期間,貴州省委常委、副省長慕德貴到從江縣東朗敬老院走訪慰問五保老人活動時,親身體會到院民在這里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的幸福生活。2015年省檢查組喻稱三穗中心敬老院的建設為全省農村敬老院最好建設。依托社區志愿服務和便民網點,健全社區為老服務網絡。我州的社區為老服務以社區服務中心(站)為平臺,依托社區志愿服務,整合社會資源,不斷打造為養老、為老服務隊伍。2013年以來,各縣市組建如老年協會、助老服務隊和社區敬老愛老服務隊伍等,有組織地為老年人提供義務養老服務,重點為“三無”孤老、特困、殘疾等特殊困難老人,老年烈屬、殘疾軍人等優撫對象,獨居老人等老年人,廣泛開展日常生活照顧、精神慰藉、心理輔導、康復護理、醫護保健、緊急救助等為老服務。
據統計,目前,全州共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324所,總床位18099張,每百名老人擁有床位數30.4張。其中,州、縣(市)級養老服務機構14所,床位1930張;鄉(鎮、街道)敬老院 141所,床位 7588張;民辦的 2所,床位320張。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共有171個,覆蓋全州206個鄉(鎮、街道),服務對象59.69萬人。(州民政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