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9月27日,由榕江縣委統戰部及苗語研究會聯合組織技術人員到聯系幫扶村八開鎮擺列村開展“布福娜”種植技術培訓,吸引了30余位村民前來聽課。
培訓會上,技術人員深入淺出的對布福娜的藥用與經濟價值、生長特性以及栽培技術、管理技術、施肥方法、病蟲防治等方面做了細心地講解,讓聽課村民全方面的了解布福娜,為今后種植過程提供參考依據。講解過程中,村民們踴躍發言、積極提問,提出了很多布福娜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面對難題,技術人員都耐心的一一解答,幫助村民們消除疑惑,讓大家更深入的了解布福娜。
擺列村是“雙百雙助”精準扶貧行動中指定幫扶村,位于八開南部6公里處的山領上,天然條件優越,非常適合種植布福娜。計劃以示范帶動的方式作為重點產業發展,幫助村民早日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
據悉,布福娜,學名黑老虎,為五味子科(或木蘭科)植物厚葉五味子的果,系木質常綠藤本植物,原生于我國西南部原始森林,而現難覓其蹤跡。近幾年經過在北方部分地區引種試栽,成為一個選育而成的新品種,是集食用、藥用、綠化、觀賞于一體的新型水果,是一個急待開發而又極具開發潛力的多用途珍稀植物。布福娜原生于原始森林中,是苗族人民世代栽培的水果,苗語稱其為"布福娜",意思是美容長壽之果。種植3年即可掛果,4年可達到盛果期,盛果期長達10-15年,每畝可產2000-3000斤以上,畝產值4-15萬元。(潘真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