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施秉縣龍舟龍燈協會打造一只76米,寬2.5米的苗族獨木龍舟。據悉,將在今年端午節龍舟大賽,由160名運動員盛裝競劃展演,探索開發施秉全域旅游,并準備申報吉尼斯世界記錄。
3月16日,筆者見到,在城關鎮云臺村瓦橋河組,田壩子油菜花燦爛金黃,清清的瓦橋河環寨而過,兩岸樹木已吐出了嫩綠的葉子。百年古樹群,正好有幾名法師在一棵名叫水樺香的樹腳,擺上一張小凳子,上面放著各種祭品,焚香燒紙,點燃兩根紅蠟燭,念念有詞進行祭祀。
祭祀
儀式結束后,一位年長有老法師使勁開斧后,協會會員馬上用電鋸,對樹兜進行周圍圈鋸,再用繩子栓住樹子的主干,幾十人用力往田壩子拉倒。
經測,這棵水樺香直徑為70公分,鋸成龍頭長10米,再坎了與此一樣長打龍尾,直徑約20公分。
祭祀
5個多小時后,一輛拖車沿瓦橋河開到砍樹的岸邊,在陣陣鑼鼓聲和鞭炮聲后,幾十名會員用絞繩,分別將龍頭樹、龍尾樹拉到車上運到縣城。
該龍舟龍燈協會會長歐光輝告訴筆者,今年端午節,將舉行龍舟大賽,更好地挖掘和傳承民族文化,展示苗族獨木龍舟競技,協會向縣里多渠道籌資20萬元,雇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獨木龍舟傳承人臺江縣施洞鎮張先人打造。
經設計,龍頭和龍尾各為5米,龍身長66米,寬2.5米,共160人劃船。這獨木龍舟是純手工打造,所需要的杉樹等材料,當天已全部進場,預計5月26日完工。
開斧
經查閱資料,2011年,麻涌龍舟節上一只龍舟長63米,則為全世界最長龍舟。其比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的苗族獨木龍舟而施秉正在打造的號稱獨木巨龍短13米。因此,滿懷信心地準備申報世界吉尼斯記錄。
歐光輝說,從8日開始,他們五人與張先人師傅,開車到臺江、劍河、雷山等縣尋找龍頭樹、龍尾樹都沒找到合適的。其實,在臺江縣的施洞鎮、老屯鄉境內發現,有一片片的水楊柳,樹形很滿意,但樹子小了,長度不夠。15日,還是在自己的大門口——瓦橋河找到了水樺香這種專用雕刻龍頭龍尾的樹之一。
量龍頭樹
張先人由衷地說,在施秉縣找了三天后,才找到這片水樺香古樹群,非常高興。因為這樹子夠大,樹形好,離縣城才4公里,交通方便。
經與瓦橋河組村民雷安華協議,兩棵水樺香,一共1500元。其中龍頭樹1200元。
據當地87歲的村民吳光華介紹說,這棵水樺樹,至少有百把年了。他小時見到有水桶大,現在兩個大人才能合抱。這種樹落葉,二月份開花,花朵像毛毛蟲似的。
抬龍頭樹
筆者問道:“只有水樺香,才能雕刻苦龍頭龍尾嗎?”
“除了水樺香,還有水楊柳。但水樺香細膩,容易雕刻,又不開裂,輕巧。還可自然防蟲。”張先人回答說,他共打了21只獨木龍舟,而這只是他打的最大最長的一只,相當于3只獨木龍舟長,沒得200多名大漢是抬不下水的。
據了解,目前,該縣共有26只獨木龍舟,其中,塑鋼船18只。在黔東南州數量最多。現該縣正在規劃和建設將這些獨木龍舟集中存放,將打造一個供游客觀賞的景點。(楊仁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