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鄉鄉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室。”9月21日,施秉縣甘溪鄉望城村衛生員肖榮昌在家門口衛生室,安安心心地為群眾送醫送健康,不盡感慨。
他回憶起,18年前,村里一個78歲的老人因傷風感冒,家里實在拿不錢,想靠硬撐過去,未得到及時醫治,致使病情惡化,轉為重癥肺炎,生命垂危。
由于當年農村經濟落后,交通很不便,他反省,若村里有醫生,開幾顆感冒、消炎藥吃,其實,花不了幾個錢,也不至于這樣眼睜睜地看著一個鮮活的生命殞落。
肖榮昌剛從黔東南州衛生學校畢業回到家鄉,恰好遇上國家人事制度改革,當年中專畢業生不再包分配了。于是,他就在村里開辦了醫療點。
近年來,國家政策越來好了,開始實施深化農村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行了“新農合”、“藥費零差價”、“先住院后付費”等政策,建立健全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及保障制度,實現了全覆蓋。
“農民看病、吃藥、打針也像干部有報銷了。”他說,現在每個村都建立了衛生室、個人健康檔案,并配送了很醫療設施,“醫院”開在家門口,不再像以前缺醫少藥了。
據數據顯示,該縣落實“一站式”服務,發揮“三重”醫保作用,其參合率穩定在96%以上,繼續推進支付方式改革,保證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穩定在75%以上。
該縣探索建立基藥集中采購和配送機制,不斷加大醫改投入,完善醫療機構運行補償機制,加強縣鄉醫療衛生機構協作,建設應急救援“綠色通道”,進一步降低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費用,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
為進一步提升群眾的滿意度,該縣采取開展改善醫療質量和優質護理活動,推進鄉村醫生簽約服務,對72名鄉村醫生參保。同時,加強病人回訪中心建設、大力推行先診療后結算工作機制。還全面啟動醫療責任保險工作,并組建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
據統計,2016年,該縣共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82個。其中,鄉級8個,村衛生室69個,鄉村醫療資源全覆蓋率達100%。(楊仁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