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醫療衛生資源與養老服務的有效對接,努力緩解醫療護理床位緊張和老人看病、住院的壓力,省衛計委日前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到2017年,我省實現醫療和養老資源的有效融合,80%以上的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
明年80%以上的醫療機構開設“老年人優先”綠色通道
意見提出,到2017年,我省將實現醫療和養老資源的有效融合。全省80%以上的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50%以上的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2%以上。
到2020年,全省所有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所有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5%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的能力明顯提升。
支持養老院申辦老年病醫院
意見提出,醫療衛生機構要為養老機構開通預約就診綠色通道,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巡診、健康管理、保健咨詢、預約就診、急診急救、中醫養生保健等服務。
綜合醫院提高為老年患者服務的能力,有條件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應當設立老年病科,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復護理相關工作。公立醫院資源豐富的地區可積極穩妥地將部分公立醫院轉為康復、老年護理等接續性醫療機構。而養老機構內設的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可作為醫院(含中醫醫院)收治老年人的后期康復護理場所。
意見支持床位數在200張以上的養老機構按相關規定申請開辦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中醫醫院、臨終關懷機構等。支持床位數在不足200張的養老機構,按相關規定設立醫務室或護理站,為入住老年人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65歲以上老人每年提供一次體檢
針對轄區內65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他們建立健康檔案,辦理居民健康卡,每年提供1次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等健康管理服務。
針對轄區內100周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基層醫療機構應每半年開展1次上門健康巡診。
同時,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與社區、居家養老結合,與常住老年人家庭建立簽約服務關系,為老年人提供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建議,醫務人員為居家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和慢性病監護能力時,使用移動醫療終端、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并且也可將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全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為老年人特別是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高齡、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就醫便利服務,實行優先掛號、優先就診、優先化驗、優先檢查、優先住院、優先取藥“6個優先”,并在相應窗口明顯位置設置“老年人優先”標志。
落實好將偏癱肢體綜合訓練、認知知覺功能康復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評定等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的政策,為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治療性康復提供相應保障。對享受特困人員供養、最低生活保障及其他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參加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其個人繳費部分由當地政府給予資助;住院治療的,經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等各種醫療保險報銷和計生醫療扶助后,個人合規自付部分由當地政府給予醫療救助。
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將開設老年病科
我省堅持養老與養生結合,將中醫治未病理念、中醫藥養生保健、中醫藥特色康復融入健康養老全過程,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
該意見提出二級以上中醫醫院要開設老年病科,發揮中醫藥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方面的優勢,為老年人就醫提供優先優惠服務。
同時,鼓勵中醫師在養老機構提供中醫診療、養生保健等服務。
意見提出,貴陽市、銅仁市將作為省級首批試點示范市,規劃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示范性強的醫養結合試點項目。每個市(州)至少設1個市級試點示范縣。
作者:胡流冰川 劉丹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