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粟粉(資料圖片)
吃了一碗牛肉粉,然后到公安局去開具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結果尿檢發現呈陽性,差點被疑成涉毒人員。
想來想去,他懷疑是牛肉粉有問題,于是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近日,遵義市播州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對一起在食品中添加罌粟粉,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提起公訴。經法院審理,一審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今年2月15日,播州區南白鎮的劉某在常青園路張某經營的牛肉粉館吃了一碗牛肉粉,之后到播州區公安局開具無違法犯罪記錄的證明。按規定要進行尿液檢測,他的檢測結果呈陽性。
怎么回事?他想來想去,懷疑之前吃的牛肉粉有問題,于是向播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
2月18日,播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到張某經營的原湯牛肉粉館抽樣檢查。經檢測,在紅油原湯內檢出罌粟堿含量為159.8μg/kg。
原來,張某為搞好味道,招攬食客,在牛肉原湯中加入罌粟粉。
播州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10個月,并處罰金1000元。
罌粟粉是罌粟殼打磨而來,罌粟殼是植物罌粟的干燥成熟果殼,內含嗎啡、可待因、罌粟堿等生物堿類物質。罌粟殼中的生物堿雖然含量較少,但長期食用會成癮,也還會對人體神經系統造成損害,造成慢性中毒。長期以來,我國餐飲行業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或罌粟粉已不是新鮮事。有被查獲的業者披露,在食品中添加罌粟粉后,食品的口味會變得非常鮮美。正因為如此,一些火鍋店、小吃店為了吸引回頭客,便在高湯、調料等食物中添加。(蘭榮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