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省工商局獲悉,今年8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扶持微型企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鼓勵各地在簡政放權、政策疊加、要素支撐和環境保障等方面,制定一批較具操作性、實用性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措施,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一個多月來,全省累計有2680戶微型企業申請扶持,已評審通過556戶,帶動就業4613人。
2012年,省工商局牽頭負責實施“3個15萬元”扶持微型企業發展政策,形成以“3個15萬元”政策為基本,各類疊加措施為支撐,涵蓋財政、產業、金融等各類政策的“3+N”政策體系,成為我省做大市場主體、擴大社會就業、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抓手,探索走出了富有貴州特色的扶持微型企業發展之路。
2012年至2015年,全省共計扶持微型企業82321戶、帶動就業45.17萬人。政策示范帶動作用明顯,我省市場主體快速增長,總量由2011年底的90.12萬戶發展到190.78萬戶,尤其是私營企業由9.46萬戶猛增至33.76萬戶。
在抓制度設計完善政策配套上,省級層面出臺配套文件40余份,各地也相應制定出臺系列配套措施和操作細則。全省累計有211戶微型企業被評為市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1185戶微型企業獲得注冊商標,其中46個商標被評選為“貴州省著名商標”。
在抓質量效益提升扶持效應上,各地各部門力求創業程序抓“簡”、扶持質量抓“精”、指標分配抓“準”、平臺構建抓“實”。在抓后續幫扶助力企業成長上,整合各級各部門的資金支持、規費減免、用地保障、市場拓展等政策資源,集中定向投放給微型企業。在抓廉政建設力求干凈干事上,注重分權有效防止部門“獨大”問題;強化管控,構建風險防控體系。
今年8月《貴州省扶持微型企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實施以來,改變過去單一扶持新設立微型企業的做法,把“做增量”與“扶存量”結合起來,把政策覆蓋由新設立企業向存量企業輻射,只要是2012年2月8日后設立且現階段連續正常經營3個月以上的微型企業,都納入政策扶持范圍。取消創業者的戶籍限制,不管企業的出資方式等等。同時,將我省重點發展的“五張名片”、“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各縣區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特色產業,作為重點支持范圍。將大中專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復員退伍軍人、失業人員、貧困地區貧困戶、殘疾人等6類重點創業群體創辦的微型企業,作為重點支持對象,優先給予扶持。(作者:金艾 來源:貴州日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