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貴陽市郵政管理局獲悉,規范共13條,對智能快件箱的所有權、設置、使用方式等作出規范。智能快件箱是指設立在公共場所,可供寄遞企業投放和用戶提取快件的自助服務設備。目前,全市有近千個小區擁有智能快件箱,共有柜箱超過5萬個。
規范要求,智能快件箱的投放應合理布局,按照實際需求及其變化,盡量選擇住宅小區、高校、寫字樓等人員密集場所,同時具備一定的安全性和取件便捷性等條件,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要積極配合智能快件箱的設置和使用。智能快件箱應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對快遞從業人員和取件人的操作過程及周圍環境進行全視角監控。監控設備應當24小時運轉,視頻或圖像應清晰可辨,數據保留不少于3個月。
在對智能快件箱的使用方面,規范也有明確要求:快遞從業人員在將快件投放到智能快件箱前,應征得收件人同意,并提供有效聯系方式,不應將未經收件人同意的快件投放到智能快件箱內;智能快件箱的每個格口原則上只能投放一個快件;智能快件箱由投遞人員刷身份識別卡進行身份驗證,驗證成功后才能進行取回逾期件和投放快件操作;快遞從業人員投放快件前應檢查快件外包裝,不應將出現外包裝破損的快件投放到快件箱內。(記者 歐魯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