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我省茶園面積30萬畝以上的有5個縣、20至30萬畝的有5個縣、10至20萬畝的有22個縣,全省茶農137萬戶,茶葉專業合作社1424個,以銅仁、遵義為主的武陵山區已成為中國綠茶新的金三角。
2016年,我省茶產業標準化建設明顯加快。建成綠色防控示范面積152.06萬畝,全面啟動了43個縣級檢測站、龍頭企業檢測室、重點市場和核心鄉鎮速測點的檢測網絡體系建設。目前,全省在有效期的標準化認定茶園面積416.5萬畝,其中無公害389.9萬畝、綠色5.1萬畝、有機21.4萬畝。湄潭、鳳岡、雷山、思南等4個縣被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
茶園效益顯著提高。據測算,今年全省茶園平均收益達到4000元/畝左右,高效茶園達到6000-8000元/畝。全省50個貧困縣中有26個茶葉主產縣,934個貧困鄉鎮中有435個產茶鄉鎮,茶產業在山區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中小并舉的企業集群正在形成。目前我省有注冊茶葉加工企業及合作社3760家,加工點2872個,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9家、省級136家、市級316家;注冊登記商標1246個,獲對外貿易經營資格企業196家。智慧黔茶聯盟、梵凈山、石阡苔茶、萬峰報春等一批本土大型茶葉集團正在崛起,“三綠一紅”重點品牌及“梵凈山茶”“鳳岡鋅硒茶”等10個品牌覆蓋茶園597.95萬畝。
據悉,到“十三五”期末,我省將建成茶園面積700萬畝以上,其中投產茶園600萬畝,形成加工企業5000家以上,茶葉年產量40萬噸,茶產業綜合產值超過1000億元,農民人均茶葉收入達到2000元。(樊園芳 沈仕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